
咱們?nèi)艘溃蹅児┫恪⒐┗ǎB(yǎng)諸佛菩薩,諸佛菩薩不是像咱們那么貪心、饑渴,想要吃東西,貪著人來送一點飯,送一點菜,或許請喝茶,請吃齋,不是那么姿態(tài)的。
咱們用這個種種的香,種種的花來供佛,這是表明眾生一種的心意,一種的誠意,并不是諸佛菩薩必定就享用這個,以這個為樂了。咱們給他燒香,他就歡欣了;不給他燒香,他就生煩惱了,沒有這個道理!
諸佛是無所求于人、無欠無余的,不需要人世這一些個東西。那么咱們對諸佛菩薩無所體現(xiàn)了,不知道怎么樣拿出咱們這個誠意誠意來對佛菩薩,所以只好就用一點貴重的香、貴重的花來供養(yǎng)佛。
咱們供佛不用像那一些個迷信的愚夫愚婦那個姿態(tài),拿著一大把香在佛前,給佛上香了。原本佛在那個地方好好的,放光要維護眾生;你燒那么多香,把佛的眼睛薰得也睜不開了,光也不放了,也不維護眾生了。這是我凡夫的知見來推測佛的境地,當然是不對了,但是這里頭有這么一個很粗淺的意思。
所以咱們吃飯,比如咱們就算最饞、最樂意吃好東西,你把桌子上都擺了十幾丈那么多的菜飯,一個人一餐,怎么會吃得了那么多東西?你這不是要命嗎?
所以咱們供佛最多是三支香,或許前邊再上一支護法香,這四支。若一般呢?就上一支香現(xiàn)已夠了,只需你有個誠意,有個誠意,你不上香,那菩薩也相同來護持你。只需你能念佛、念經(jīng)、念法、念僧,佛就歡欣了,不是說必定要燒香,佛才快樂了。
佛不像咱們?nèi)四敲葱猓阏f一句不好聽的話,他就生了煩惱了;你贊他一句,他就快樂了,不是那姿態(tài)的。所以咱們不要以凡夫來測圣智,認為佛也像咱們那么貪,哦!這個錢越多越好,這個佛,燒的香越多越好,這是錯誤觀點。
所以不要學這一些個八卦婆、八卦公那么到廟上,那種迷信的顏色,磕模糊頭,燒模糊香。成果你問他:「你為什么要燒那么多香?」他說:「這香燒得多就好了嘛!」終究有什么好呢?他不知道了。你看這個模糊不模糊?所以咱們佛教徒,是講一個真理的,講一個才智的,不要那么迷信了。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