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香有關的人物與故事

與香有關的人物與故事

  因為香所標志的是美善意含,在釋教中不光以香為重要的供養,也用香來代表諸佛清凈法身,或是以香來修持、說法。

  本章所介紹的,便是與香有關的人物及故事,其中有以香為名號的佛菩薩故事,也有善修香三昧的善常識,以及因為供香而得到福報的故事。以下別離介紹之。

  師子香菩薩

  據《悲華經》中記載,師子菩薩往昔在瑰寶如來住世地,曾為無諍念轉輪圣王的第七王子名善臂。其時善臂王子與父王及其他王兄王弟,遭到大臣寶海梵志的勸發,因而一一在瑰寶如來前發愿,愿成果無上正等正覺。

  其時善臂王子,即在佛前發愿,假如其全部菩提勝愿都能滿意,愿令十方如微塵般無量很多的諸佛國際,都雨下憂陀羅婆羅香、栴檀香、牛頭旃檀香、種種末香;假如有眾生在在處處聞到這香,都能建議無上正等正覺的心。而本身也能得證金剛愿三昧,以三昧力的原因,都能遙見全部國際所雨下的種種香。

  也因而,瑰寶如來為善臂王子更名為師子香。又授記師子香菩薩將于青香光亮無垢國際滿意成佛,號光亮無垢堅香豐王如來。而依善臂王子其時所發的愿,在此國際全部奇妙的香,悉遍傳于十方如微塵般多無量很多等諸佛國際。

  香手菩薩

  在《悲華經》卷五中記載著香手菩薩往昔發心的緣由。

  香手菩薩曩昔生在刪提嵐國際時曾為轉輪圣王無諍念王的第十王子名為軟心,其時有瑰寶如來住世。軟心王子在大臣寶海梵志的勸發下,與父親及其他諸位王子一起發心,在瑰寶如來前各發菩提勝愿,瑰寶如來也為他們授記。

  其時軟心王子即在瑰寶如來前發愿,其發心除與第九王子阿閦菩薩無異外,并特別在佛前祈愿,假如所發愿成果,得己利者,愿使全部眾生悉得思惟諸佛地步,手中天然生出栴檀香、優陀婆羅香,且以此手中天然宣布的種種香來供養諸佛。

  緣于軟心王子所發的勝愿,愿眾生手中天然宣布香氣的原因,瑰寶如來因而替王子取名為“香手”。并授記香手菩薩在未來世過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在進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阿閦如來般涅槃后,正法滅盡曩昔七日后,香手菩薩將成證無上正等正覺,佛國際名妙樂,佛名金華如來。

  香手菩薩聽了瑰寶如來的授記,又稟白如來:“世尊,假如我的誓愿可以滿意成果,當我禮敬佛陀時,此閻浮園周圍,當雨下種種薝蔔華。說完,香手菩薩即心悅誠服禮敬瑰寶如來,立時園中果然雨下薝蔔華。

  金剛香菩薩

  金剛香,梵名,Vajra-dhupa,為密教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外四供養之一。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外院方壇東南隅。又稱金剛燒香菩薩、金剛焚香菩薩。密號無礙金剛、速疾金剛、端嚴金剛。

  此尊為毗慮遮那佛于心里證得金剛焚香云海三摩地的才智,因為自受用的原因,從金剛焚香云海三摩地的才智中,流出金剛焚香,光亮遍照十方國際,供養全部如來,破除全部眾生臭穢煩惱,取得適悅無礙才智之香,還來收為一體。為了使全部菩薩受用三摩地才智的原因,化成金剛燒香侍女菩薩形,安住東南角金剛寶樓閣。

  因為金剛燒香菩薩加持的原因,能證得如來悅意無礙智香。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于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于成身會,種子為□(ah),系遠離煩惱之義;三昧耶形為寶香爐;形像為黑色天女形,兩手持香爐;真言為“唵跋折羅杜鞞婀”。于三昧耶會,三昧耶形為蓮上之燒香器,真言為“啰訶邏”。于微細會,形像為跪坐之姿態,兩手持蓮形之有柄香爐。于供養會,兩手持蓮,蓮上有香爐;真言為“唵薩怛他多度波布惹咩伽三母捺薩發啰拏三摩曳吽”。

  香象菩薩

  梵名Gandha-hastin。音譯作乾陀訶提菩薩、乾陀呵畫菩薩、健陀訶娑底菩薩。又作香惠菩薩、赤色菩薩、不行息菩薩。是坐落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之外院方壇,南邊四尊中之第一位菩薩。香代表遍滿無礙之義;象代表行足大力之義。香象即諸行果地滿意之意。

  其尊形,身呈白肉色,坐蓮華上,右拳在心前,手上持蓮,蓮上有香器,左拳置于腰上。此菩薩經常呈現于大乘經典,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無量壽經》卷上,《阿彌陀經》等。

  香音神王的故事

  《菩薩處胎經》〈香音神品〉第三十一中,記載了以香氣為食的香音神王及其眷屬發心的緣由:“往昔我在人世作香音神王時,有一閻浮提、二閻浮提溫順很多恒河沙閻浮提的男女眷屬,皆以香氣為食,衣服、被飾也都用香熏染。或是投生在北方郁單曰土,或是拘耶尼、弗于逮等土,不管投生在何處,都是作香音王,壽數或長達一劫、或二劫或三劫,溫順很多阿僧祇劫。

  但是在這樣悠久的壽數里,盡管知道人世有佛、有法、有比丘僧,卻心常遠離而不接近。為什么呢?那是因為我心常貪著于五欲之樂,并以善香為樂,在善香悅耳不見其他的音聲;日日夜夜只聽聞五欲中的歌詠戲樂,不知厭離知足。”

  有一天,有往昔修習善根的善常識,從地中踴出,現半人身來問香音王:“此處有何樂?為何貪著于此?這并非實在清凈的行處,離余這些香薰,才可得到終究安穩之處。這香變幻不實,從徒為災障。如今佛正住于人世,你應前去聽受佛陀的教訓,才干得到實在遍滿十方的清凈之香。”

  香音王聽了善常識的教導,心中生起極大的歡欣。踴出地神又以偈教示香音神王,在南邊界閻浮提有佛住世,當前去隨學歸依。香音神王聽了心開意解,即向地神悔過前過。這時地神即從地踴出,示現佛陀具足三十二相的金色身,擴大光亮,并在與會群眾沒有發覺的情況下,以神足力接香音神王至胎中。

  佛陀告知會中群眾:“我從很多阿僧祇劫以來,能示現大身或現小身,收支微細之處也無妨礙;或在天上教化,或在人中代眾生遭受痛苦,或在畜牲、餓鬼、陰間等三惡道教化濟度,兼顧教化,無處不在。”其時香音神王及七十二億眷屬,聽聞佛陀的教化,當即建議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安住在不退轉的地步。

  善財五十三參鬻香長者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中記載善財童子參訪一位名為優缽羅華的賣香長者,賣香長者為其宣說諧和種種薰香法門的通過。

  其時善財童子在遍行外道的指示下,來到廣大國,參見優缽羅華賣香長者。

  善財頂禮了長者的雙足,環繞長者無量圈之后,合掌站立。對長者說:

  圣者啊!我現已建議無上正等正覺心。所以,我想求取諸佛的相等才智,想滿意諸佛的無量大愿;想清凈諸佛的最上色身;想面見諸佛的清凈法身;想知道諸佛的廣大智身;想清凈管理全部菩薩的種種德行;想照明全部菩薩的三昧;想安住全部菩薩的總持;想除滅全部的妨礙;想游行十方國際。但卻不知道菩薩應怎么修學菩薩行、修習菩薩道,才干出世全部的才智?

  賣香長者聽了善財的祈請,就告知他:“善哉!善哉!善男人啊!你能建議無上正等正覺心,真是太稀有了!

  善男人啊!我長于別離了知種種的香,也知道分配各種香的辦法。

  便是所謂的:全部薰香、全部燒香、全部涂香、全部末香。也知道全部香王出世的當地,又非常清楚天香、龍香、夜叉香、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的各種香。

  我也清楚知道看病的香、斷除諸惡的香、生歡欣的香、添加煩惱的香、滅除煩惱的香、會使人樂著有為法的香、會使人厭離有為法的香、能使人放棄全部自豪放逸的香、發心念佛香、證解法門香、圣者受用的香、全部菩薩的不同香、全部菩薩的位置香。

  如此等等香的形相、生起的當地,怎么呈現成果,怎樣使人清凈安穩,及它們形成的便利地步及威德業用,及以底子等等,我都徹底靈通了解。”

  賣香長者又告知善財:人世有種名為“象藏”的香,這是因為龍族相互爭斗而發生的。假如有人一燃燒這種象藏香丸,虛空就會生起大香云,充滿掩蓋整個王都,在七日中降下細香雨。假如有人一沾到這香雨,身體就會變成金色;假如衣服、宮廷、樓閣沾到,也會變成金色。假如和風將這香雨吹入宮中,但凡嗅到的眾生,七日七夜都會歡欣不已,身心高興。還能除掉各種疾病,人人都不相損害,而且遠離各種憂苦,不慌張、不恐懼、不散亂、不嗔恚。都慈心相向,志意清凈,這時賣香長者知道之后,就會為他們說法,使他們都能決議建議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又海中有種名為“無能勝”的香。假如有人能拿它涂改大鼓及各種螺貝,那么這些東西一宣布聲音的時分,全部的敵軍都主動退散。

  而在阿那婆達多池邊,出產一種名為“蓮華藏”的沉水香,這種香丸如芝麻般大。假如有人薰燒這種香,香氣就會遍及熏滿整個閻浮提界,但凡聞到的眾生,都會遠離全部的罪惡,戒品清凈。

  雪山有種名為“阿盧那”的香。但凡嗅到這種香的眾生,都能建議決議的心意,遠離各種染著。然后我就能為他們說法,使他們都能證得到離垢三昧的地步。

  羅剎界中有種名為“海藏”的香,這種香是轉輪王專用的,他只需薰燒一個香丸,轉輪圣王及他的四軍就都會飛揚虛空。

  善法天中有種名為“凈莊重”的香,只需有人一燒這個香丸,諸天就都會一齊念佛。

  須夜摩天有種名為“凈藏”的香,只需有人一燒這個香丸,夜摩天眾沒有不聚集天王面前,一起聽聞佛法的。

  兜率天中有種名為“先陀婆”的香,假如有人能在終身所系行將成佛的最終身菩薩寶座前,薰燒這個香丸,虛空就會鼓起大香云,遍及掩蓋法界,遍及雨下種種的供養用具,供養全部的諸佛菩薩。

  善改變天有種名為“奪意”的香,假如有人一燒這個香丸,七日內就會遍及雨下種種的莊重用具。

  最終,賣香的長者告知善財:“我只知道這種諧和薰香的法門,假如是像諸大菩薩遠離種種過惡的習氣;不染著人世欲樂;永久隔絕煩惱眾魔的羂索;逾越各種存有的生趣;能以才智香莊重本身,不染著全部的人世;具足成果無所著的戒律;清凈無著的才智;遍及修行無著的地步;不執著任何當地、心念相等,既無執著也無所依的種種積德行善行,底子不是我可以了知、宣說的。更何況是示現菩薩全部的清凈戒門,示現他無別離的作業,或分辯他永久斷離染著的身、語、意行?”

  所以他又介紹善財向南去,有一座樓閣城,參訪一位名為婆施羅的般師,并請問他應怎么修學菩薩行,修習菩薩道。

  用香的戒律

  《摩訶僧祇律》中記載有佛陀制戒不許落發眾用香屑的原委:

  往昔佛住世時,有一在家居士與外道的弟子,爭辯誰的教師比較少欲知足,后來兩邊就約好,以五百錢作賭注,用香屑來打聽兩邊的教師,看看誰比較少欲知足,不會貪染愛者。

  這時,外道弟子就悄悄派人先去告知外道師自己與在家居士賭約的事,并請外道師待會兒若見弟子送香屑來,千萬不行承受。然后外道弟子才拿著香屑,到自己教師的住處,假意懇求外道師說:“請教師以哀愍我的原故,承受這香屑的供養。”

  外道師也照弟子從前的吩咐,回絕收下香屑,說:“我是落發人,又不是王子大臣,那里用得到這香屑呢?”

  見到外道師不收香屑,所以,就輪到在家居士,拿著香屑前往祇洹精舍,相同說:“請諸位教師以哀愍的原故,承受這香屑的供養。”因為居士很厚道,不曾像外道弟子走漏賭約的事給自己的教師知道,所以毫不知情的比丘們,就擊打揵椎招集比丘眾共來分香屑。有的比丘雖不親來,也有弟子前來為其迎分。因而,“我為我的教師及自己來分迎香屑!”等大聲競相求分香屑的言語,一時此起彼落。

  佛弟子覺得非常羞愧,只好默不作聲來到佛陀前,禮敬佛陀后,向佛陀稟報工作通過,并解說他不是因為輸出了五百賭金而傷心,而是因為外道居然取勝而覺得羞愧。在佛陀為他開示教法后,居士歡欣離去。

  以此緣由,佛陀便前往眾比丘所,以上事告知眾比丘,并制戒從此比丘眾不行用香屑。

  此后,有一日,佛陀住在王舍城時,見到比丘患了癬,需以香屑末洗浴才干恢復,便開許比丘若有病需以香屑療病時,即可以香屑末為藥涂改洗浴傷處,不算犯戒。

  口出異香的法師

  《大莊重論經》卷十中記載,有法師因贊賞佛陀的積德行善,而口中常出妙香:

  遠在迦葉佛住世的年代,其時有一位法師為群眾說法,并于群眾中,贊賞迦葉佛,以此緣由命終后得生天上,在人天中常受高興果報。并在釋迦牟尼佛般涅槃后百年的阿育王年代,做大法師、證阿羅漢果,具三足明六通八擺脫,常有奇妙的香氣從口中宣布出來。

  一日,此大法師,在間隔阿育五王不遠的當地,為群眾說法。阿育王聞到法師口中所宣布的香氣,不由心生疑問地想著:“那位比丘口中究竟含著什么上妙的香,致使于能宣布這么奇妙的香氣。”

  因而,阿育王就請比丘把口打開,比丘依言將口打開,但見比丘口中并沒有含藏任何東西,所以阿育王又請比丘漱口,比丘也依口漱了口,但香氣猶然存在。

  不明所以的比丘,總算不由得問阿育王為何一瞬間要求他張口,一瞬間又要求他漱口?阿育王這才將心中的疑問對比丘明說,請比丘為他擺脫為什么口中能宣布香氣的原因。

  比丘聽了阿育王的懇求,就微笑地告知阿育王:“此香既不是沈水香,也不是任何花、葉、莖或栴檀木等所宣布出來的香氣,而是因為往昔贊賞迦葉如來的積德行善,而取得如此的香氣,自那時分起直至如今,香味都與初發散時無異,且晝夜恒常都有香氣宣布,不曾隔絕過。”

  以旃檀香涂治佛塔的積德行善

  在《百緣經》中記載有一長者以旃檀香涂治佛塔的積德行善,而得生生世世身口緣宣布香氣最終并值佛證果的故事:

  往昔佛陀住世的時分,在迦毘羅衛城中有一位長者,非常賦有,家中有無量很多不行計的財寶。這位長者生有一男孩,容貌規矩,人世罕見;身上的毛孔,會宣布旃檀香,從口中宣布優缽華的香味。長者見了非常歡欣,因而為男孩取名為“旃檀香”。旃檀香長大后從佛陀落發,證得阿羅漢果。

  有比丘見到旃檀香的生平,就請問佛陀旃檀香往昔曾種何種福德,致使當代不光能生于富豪的宗族中,身上口中皆宣布香味,還能遇到世尊落發證圣果。

  佛陀告知比丘:“在曩昔九十一劫時,毘婆尸佛入涅槃后,其時有王名盤頭末帝,收取毘婆尸佛的舍利,并起造四浮屠,塔高一由旬,來供養佛陀舍利。一日有一長者進入佛塔,見到佛塔的地敗落,就和泥涂平,再以旃檀香坌散在上面,并發了善愿然后離去。緣于此積德行善,從那時起至今九十一劫以來,不墜入惡道,不管投生在天上或人中,身口常宣布香氣,受用福報高興,溫順于當代能值遇佛陀落發得道。”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