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輪王七珍-金輪寶

  寶貴的千輻金輪是轉輪王的第一個寶藏,也是最巨大的寶藏。它閃閃發光,宛如一輪太陽,是用從南瞻部洲瞻部河中顏色的黃金制成。一千個輪輻標志著賢劫[1]的千佛的千種佛法。轉輪王的輪子就像一支天兵,其直徑為五百“由旬”[2],意為在跋涉中勢不可擋。轉輪王的四兵—馬兵、象兵、車兵和步卒散布在輪的中轂上。它們能夠穿越天邊行程萬里,每日可穿行十萬“由旬”。轉輪王駕輪可到環圍須彌山的四大瞻部洲[3]的其他三大瞻部洲去,還能夠到四大天王的圣地。佛陀得道后預備第一次化緣時,四大天王贈給他四個寶貴的僧缽。
金剛時輪密乘描繪了一個“并存的國際”,被稱作“香巴拉”[4]國。從理論上來看,這個奧秘王國坐落巴格達、中亞、俄羅斯、蒙古或我國的西藏。該國保存著時輪教義的原始傳法,這是佛陀釋迦牟尼教授給香巴拉第一任國王的。香巴拉教法經由七大法王、二十五位俱里劍[5]或轉輪王得以傳承。每一位轉輪王控制一百年,實際相當于第二十一位轉輪王的位期。依據預言,在二十五位王中的最終一位的在位期(大約公元2327年)將迸發一場大戰。那時,信教者(釋教徒)將打敗“野蠻人”或非信教者。大獲全勝的轉輪王的戎行將駕著千輻金輪跋涉,聽說,千輻金輪有力氣打敗全部金屬器物和戰役兵器。
從肖像畫法上來看,轉輪王的金輪通常被畫成金色法輪。八條輪輻標志著“滾動”或教授佛陀的“八正路”。作為宗教和塵俗控制的標志物,金輪是西藏巨大法王[6]的標識,也是很多達賴喇嘛化身的器物。

注解:

  [1] 梵文:bhadrakalpa,賢劫,極公差地現在一大劫之意,特別是現在的住劫之意。

  [2] 梵文:yojana,由旬,古印度核算間隔的單位,以帝王一日行軍之旅程為一“由旬”,印度國俗為三十里。

  [3] 梵文:caturdvipa,四大瞻部洲,釋教用語。謂須彌山四方威海之中有四洲,即:1)東勝身洲(梵文:purvavideha);2)南瞻部洲(梵文:jambudvipa);3)西牛貨洲(梵文:aparagodaniya);4)北俱盧洲(梵文:utarakuru)。

  [4] 藏文:sham-bla-la,香巴拉,寫作“香跋拉”,釋教一凈土名。意譯持樂國際。又稱“香格里拉”。此國際地為圓形,雪山盤繞,形狀如八瓣蓮花,花瓣之間河水周匝,貴種王朝,世領其地,佛說時輪經教,今尤盛傳。

  [5] 梵文:kulika;藏文:rigs-can,俱里劍,龍的一種,或人間所尊奉的神。

  [6] 藏文:chos-rgyal,法王,對崇信釋教的國王、大臣的尊稱。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