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佛弟子可受持哪些戒?

  戒、定、慧三無漏學是學佛的悉數內在,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故戒學實乃學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應“以戒為師”,即因戒能成果全部善法,積德行善瑰寶,令生命得到光芒,莊重,抵達真實的安穩處。故經上喻戒如慈母,令不受惡業損害。如勇將,能降伏煩惱。如守門人,看護積德行善法財。如器皿,堪受種種功用。如醫,治眾患病。如命,賴以修行。如王法,為人間善惡之衡準。如王命,能通行安閑。如臺階,得入佛法殿堂之綺麗與莊重。如大海水,須彌山,最為尊勝。是故佛弟子勿誤解戒律為捆綁,應珍重于戒。戒因目標不同,分落發戒與在家戒。落發之人受落發戒,旨在出離存亡;在家居士因有家室外緣,故受在家戒。在家戒近為人天善道之良途,還為出生無漏之正因,故在家居士須進修戒法。 

  在家戒品種有三,在家居士可量心于僧眾間求受,次序進學: 

一、五戒:

  受持五戒得保人身,甚至上升天道。此為最底子戒,是眾善底子。 

  1 、內容: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 

  2 、受戒機遇:皈依后,欲進學戒法時受,可五戒全受,或一戒二戒甚至三成、四戒受。受五戒不用茹素。受已,則至此期生命終了方舍戒。 

二、八關齋戒:

  此為佛陀慈善為令在家居士種出離之因,為在家居士所制,一日一夜之落發戒。 

  1 、內容:不殺生、不盜竊、不邪(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喝酒、不香花蔓莊重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臥高廣闊床、不非時食(過午不食)。 

  2 、受戒機遇:欲學出生清凈之給假者可受。受戒一日一夜后即天然舍戒得日日重受。佛弟子可于假期或六齋日受之,多受持一日,即多一分利益。 

三、菩薩戒:

  種成佛之菩提正因,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精力,行菩薩事之大乘戒。 

  1 、內容:在家居士一般受的在家菩薩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但菩薩戒,重在戒心,總攝全部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而不受限于戒條。 

  2 、受戒機遇:發菩提心,愿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以六度波羅密濟度眾生終至成佛者可受。一受菩薩戒,生生世世戒體永在。

  眾生受戒后,應護持凈戒,不行輕言犯戒。若犯戒后,應如法悔過并不再犯。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