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們常聽人講,修行人要調整心態,怎樣調整心態?
咱們先來看這個“態”字,是心上面一個太。意思是,心量要大一點、再大一點,這便是調整心態。調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盡虛空、遍法界便是專心,便是諸佛如來的境地。全部的十方國際、恒河沙諸佛剎土都在他心里,這便是諸佛的心量。如來的舞臺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咱們贊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國際亦無比;人間全部我盡見,全部無有如佛者。”咱們現在心量小到只要自己,那費事就大了。
有一個字,我想給咱們拆解一下:若心里只要自己,這是個什么字?是忌諱的“忌”。若心里邊只要自己,沒有別人,就犯了人生大忌。你犯了人生大忌,你這一生一定是崎嶇的、漆黑的、煩惱的、不成功的,這個命就注定了!
別離心、妄心把咱們本具廣闊的心變成了現在自私自利的當心,中國人把這種人叫“小人”,心量大了才叫“大人”、“大丈夫”。古人說“仁者無敵”,什么意思呢?咱們看“仁”字,“仁”是兩個人依托在一起,這是古人在告知咱們,心里有自己也要有別人。推而廣之,對全部的人都仁慈博愛,心里及外境沒有仇視,這便是“仁者無敵”之意。
兩個人在一起不能相容,是因為傍邊劃了邊界。畫地為牢、畫地自限,把自己的心量劃小了。咱們要經過修行和練習,把心的邊界去掉,漸漸就會理解盡虛空、遍法界本來便是你自己。正如《華嚴經》所云:“應觀法界性,全部唯心造。”所以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重,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諸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多么廣闊無邊的舞臺啊!
文章轉自大眾號:凈土講壇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