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居士怎樣修行?

  您每天通勤需求花多少時刻?據統計,現在各大城市的通勤時刻單程都在45分鐘-1小時。這么算來,每個作業日,咱們都有1.5-2小時在路上,按每年251個作業日核算,一年就有376.5-502小時用于通勤。

  這么長時刻,您是怎樣使用的?自駕上班,那就在專注開車,假如乘坐公共交通,則有許多挑選:刷朋友圈、看小說、追劇、打游戲、背單詞、談天、發愣、閉目養神,總結起來便是一個詞——“碎片化”。

  看似在充沛使用時刻學習、休閑、文娛、歇息,實則,將用心念搞得四分五裂,很難集中精力、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

  全部想法中,善念的成分有多少?《地藏經》其實早就給了答復:“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粗心是說,缺少正見和止觀練習的心產生的全部想法,都與貪、嗔、癡相應。

  未來招感的果,天然也是與三惡道相應的。假如咱們學會正確的用心辦法,在正見的指導下,正確練習這顆心,那么起心動念都是與正念、擺脫、慈善、才智相應的,最終成果的也會是與擺脫、菩提相應的果報。

  思惟到這兒,是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會用心和不會用心,豈止大相徑庭,更是輪回和擺脫的不同。

  作為在家佛弟子,不只需承當塵俗的職責,還要精進修學,著實不易,每天若有1-2個小時專修佛法或許都是件極奢華的作業。假如能將通勤這段時刻充沛、有用地使用起來,對擺脫、成果佛道是極大的增上緣。是否有忽然發現瑰寶的感覺?那下面就為咱們送上這份化腐朽為神奇的——通勤修行攻略!

  不會用心時,咱們每天出門的時分,都是匆忙、混沌的。腦子里或許還在想昨日產生的作業、追劇的情節、今日上班要處理什么煩心的雜事。

  從現在起,學會出門前調心。一方面,察覺當下的狀況,將各種雜亂的心念,替換成利益眾生的發心。另一方面,確認一個修心的方針,今日上班路上,我想修什么正見,或是想練習一種什么樣用心。

  詳細實踐時,能夠經過祈請三寶加持的辦法進行。比方,今日上班路上,我想修習慈善心,那么就在心中虔誠地靜靜祈請:

  “弟子祈請三寶加持,接下來2個小時的旅程中,滅除對自己、對眾生不慈善的倒置心,速速生起對自己、對眾生慈善的清凈心,摧伏修持過程中的全部表里障難。”假如覺得還不行有力,能夠重復祈請三次。

  出門后,無論是開車仍是公共交通,都會有一段旅程是需求步行前往的。此時,能夠將步行變為“禪行”,也便是改動平常散亂、放逸、紊亂的用心,替換成正念、覺知。

  眼睛看著前方路面和景色,而非盯著手機或左顧右盼;耳朵里不塞耳機,傾聽周邊的聲響;鼻子能嗅到清晨新鮮的草木香;舌頭能夠抵上顎,感觸津液的甜美;身體能覺知腳下的路況,風吹拂臉頰的感觸;意念清凈、愉快、放松,并安住在想要修持的正見或用心上。

  一路上,咱們會遇到各種對境,只需心安住在正知正念和所要修持的善所緣上,就能夠將其化為禪修。比方,開車過程中,咱們會遇到堵車。或許原先咱們會將堵車作為煩心的作業。轉化用心,即便堵車仍然能夠修慈善、修才智。

  首要,接收堵車的現實。車流并不會由于我不喜歡,而一會兒就被分散,不如安心坐在座位上,閉上眼睛,感觸此時的呼吸,享用這段韶光。也能夠用慈善心,祝愿全部因堵車而焦慮的同行者安閑、慈祥。

  再如,乘坐公共交通時,能夠虔心默念佛號或回想最近所學習的法義,不只為了自己的擺脫,也為整個車廂的乘客,乃至整個法界的眾生精進修持。假如心散亂、放逸了,不要緊,及時察覺,并調整回來。

  身心安全地抵達作業地址后,不要急匆匆立馬投入作業,而是回憶一下這段旅程中自己有哪些收成,哪些缺乏,將所修積德行善回向給全部眾生。然后,再次調整發心,為了利益全部眾生而開端今日的作業。

  這樣的一段正念修習后,咱們抵達作業地址時的狀況,必定與原先天壤之別,會愈加放松、愉快。心也愈加敞開,對作業和搭檔或許會有全新的知道和感知,作業效率和出現作用也會有提高。若能長時間堅持,那么一段時刻后,整個人的氣質都或許產生改動,愈加清凈、莊重、慎重。

  真實的修行,不在于誦多長時刻的經、念了多少萬遍佛號,而在于用心習氣的改動。只需咱們懂得正確的用心辦法,在各種境地下都能化為道用,令心了了清楚、不離正知正念。所以,即便在家的修行人,仍然能夠修得很好,煩惱日日削減,慈善、才智積德行善日日增加,提前滿意無上菩提,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