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怎么修行施舍、持戒、生天之法?
在經藏咱們可以看得到,在佛世的時分,居士請佛和落發人去應供的時分,常常可以看到佛在用完齋后,會對居士們說「施舍」、「持戒」,還有「生天」之法。這三個法其實是最適合在家人來修的,施舍、持戒,咱們簡單了解,至于生天之法,其實是指「修定」,或許持善,才可以生天,不過最主要是修定。那么今日就和咱們談談,在佛經中承受供養今后,所說的常法——施舍、持戒,「生天」—念佛法門的話,便是所謂的修念佛三昧。
像今日咱們來打齋,所做的便是一種施舍,這種施舍的對象是三寶,便是所謂的「敬田」。而施舍積德行善的巨細,是按照你的「心」和「田」來決議的。換句話說,你的心愈恭順、愈清凈,積德行善就愈大。其次是你的「田」,由于佛法所講的「田」是,有所謂的「敬田」,是講三寶、爸爸媽媽、師長;還有所謂的「悲田」,便是比咱們欠好的人,像一些老弱疾病的人。咱們在施舍時,怎么用心、怎么將田擴大?這點很重要。咱們對敬田很簡單去施舍,瞬間關于悲田往往不簡單起施舍的心。這點是在修行施舍時,想請咱們略微要注意到的。
其次講第二種,所謂的「持戒」。由于今日咱們來齋僧,主要是歸于施舍類,瞬間施舍也要和持戒合作,不然就會有種種的雜染。例如阿羅漢,他福報大,瞬間他的雜染多,所以盡管有福報,瞬間不是抱負的果報之一。所以除了施舍之外,也要知道時時刻刻恪守佛所制的戒律。
其實戒講起來,也是更有含義的施舍,為什么呢?由于一般的施舍是要有種種的緣由時節,種種外在的緣由及條件,瞬間持戒的話,比方你行不殺生,可以說從今日開始,就對一切的眾生施舍了無畏,或許施舍了你原本要吃它的生命。所以累積下來,可以說是更大的施舍。
所以佛曾講,五戒其實便是五大施。由于它是天天做、天天累積的。同樣地,不盜竊也是相同,你可以不盜竊,甚至于能注意到在日常日子中的那些偷心,無形中也是天天累積施舍的積德行善,咱們可以想想這方面的含義。
最終講所謂的「生天之法」,它其實便是所謂修定,特別是講修念佛三昧。佛教訓在家人修定,主要是要遠離欲樂。要脫離欲樂的話,只要當你嘗到法喜、嘗到心里邊純潔的高興時,才有方法遠離欲樂。一個沒方法嘗到心里法喜、心里清凈的高興的人,是沒有方法遠離欲樂的,不然的話也是很牽強、很苦楚的。
所以修三昧可以使咱們遠離欲樂、遠離散亂。由于心散亂的話,也沒方法成果念佛的國際,甚至成果自度度人。(講于能仁家商供齋開示,凈苑,1992.8.30)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