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常懷感恩,不忘初衷

  學佛之路并不簡單,是在篤定的路上困難前行,既有知、行難以合一的煩惱,也有在崇奉的尋求路途上,好像走在螺旋形的山路停滯不前,跟著困惑一次次襲來而帶來的挫折感,也有世人渾渾唯我獨醒,不被了解的孤獨感。

  即便困難重重,好在咱們沒有拋棄,一路走來學佛之路并不簡單,學佛路上你因何事最想感謝誰?與佛法相遇,從感謝爸爸媽媽開端。回想過去學佛修行路上,要感謝的人、事太多了,是爸爸媽媽的生養讓咱們有了生命,讓全部成為或許。

  是爸爸媽媽盡心哺育,讓咱們有身心健康的生長環境,可以挑選將“眾善奉行諸惡莫做”奉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感謝我媽生了我,感謝讓我聽聞佛法。

——喜歡吃荔枝

  最想感謝的便是賜予我生命的爸爸媽媽。沒有爸爸媽媽,就沒有這全部的或許。

——悟杰

  感謝爸爸媽媽哺育之恩,感謝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感謝南無觀世音菩薩,感恩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感恩龍天善神護法菩薩

——陳麗娟

  當失掉母親那一刻起,感覺生命失掉了含義。折磨了三年后,有幸聽聞到了佛法,并遇見了落發師父的引導,讓我懂得了生命的真理。感恩爸爸媽媽給予了我生命,感恩佛法僧給予了我慧命,感恩一路走來遇見并引領我的高僧大德,感恩鼓舞和妨礙我的有緣人。

——空

  學佛路上,要感恩的太多了!佛!菩薩!法!僧!緣由!爸爸媽媽!覺悟大和尚!進過的每一座寺廟!遇見的每一位法師!各位同修的道友!凡所遇到的都需感恩!一花一國際!一樹一菩提!我會持續盡力的!

——Linda M

  從善如流,不斷成果更好的自己。古德云:“生我者爸爸媽媽,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不時有潤。”正是這生射中的益友讓咱們在尋求崇奉的路途上,在每次的回旋扭轉中一點點行進。正信讓人更有力氣,正信也讓力氣在人與人之間傳遞。

  學佛路上我最感謝的是爺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分,爺爺家就供奉著觀音菩薩,家里還有木魚,佛珠,磬以及地藏經,普門品的連環畫,那些東西成了我小時分的玩具。

  小時分奶奶常常帶著我去寺院拜佛,他們兩個也都是心地仁慈,大方的人,所以一顆佛法的種子便種在了我的心里。

  后來,上學了,也就很少去寺院了,但是爺爺奶奶的那種道德一向影響著我,我也一向是個仁慈的孩子。

  再后來,總算緣由老練,在本年的浴佛節我皈依了,成了和爺爺奶奶相同的居士,當我跪在佛前時,我對佛說,爺爺奶奶,我也是居士了,我會做個正信的居士,不忘你們的以身作則。

——牛牛

  小的時分奶奶信佛,種下了種子,長大找對象,他其時是五戒,之后我倆一同前進,他提升菩薩戒,我挑選了釋教作為自己的一個崇奉,再后來遇見了師父,斗膽的拜了師受了傳承。沒有特別感謝的,全部都是緣由老練。

——陶小治

  最感謝我的閨蜜,她比我精進多了,困惑和苦悶的時分和她傾吐,最簡單平復心境。

——Rebecca 

  修學路上最想感謝的是給自己制作更多窘境的有緣人,他們能磨我的心志,使其遇事不在慌張,他們磨我雙眼,使其增慧辨明,遠離暗障沼泥,他們磨我身膚,使其能曲能伸,放下貢高我慢,待得萬念集合,緣由合和。

——西紅柿

  學佛修行,能遇良師是福分,全部緣由所生法,學佛修行中如能遇良師傳道、受業、解惑是人生幸事。指點迷津讓崇奉回歸理性,溫潤如玉、行為世范,讓人對大德、釋教崇奉深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神往之,鞭笞自己再學佛修行的路途上精進不止。

  在別人邀約下,我皈依了佛門,立刻參加了共修小組,遇見了第一位法師唯棟法師。隨后在共修活動的溝通環節,我上臺共享。直到現在,我都很清楚其時的我語不管次,東扯一句,西搭一言。

  不曾想法師很耐性,認真仔細地聽完了,并捉住我言語中有利的部分,給予了表彰、必定,并說我有領悟。師父一句話,非同尋常,奠定了我學佛的決心,神往。

  現在,比起初時,毫無疑問,我前進了。但心中不時感恩法師攜手要害的第一步!感恩唯棟法師,及其他全部法師。

——海洋

  感謝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爺印光大師、夢參法師等老法師。印光祖師爺的加持力很大啊,讀經的時分我都會念印光大師推重的《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蓮池發愿文》。

  感謝家里的兩位菩薩,感謝弘化社印贈的善書,感謝渠道越來越好的寺院大眾號。

——周利盤陀

  重慶慈云寺前方丈惟賢長老,抗戰時期師從太虛大師,是太虛大師漢藏教理院高材生。之后他蒙冤入獄近30年。

  80年代初后竭盡全力弘法度生,在西南地區對佛法的弘傳起到了巨大的效果,而對自己的遭受卻歷來無半點怨言。法師是我這期輪回觸摸佛法的開端緣。愿老法師提前乘愿再來。

——G

  學佛路上還要感謝寺院僧眾,在紛擾的塵世常常來到寺院,看著寺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看著法師莊重、聽聞梵音清涼總能感應得悲喜參半,淚水潸然…

  學佛路上感謝得太多,直到學著把窘境當作磨煉,把改動自己的心當作和心魔的廝殺,終究取得那份相同境不同心的歡欣,開端問自己這便是法喜嗎?

——一念

  常懷感恩,心胸感恩,才干不忘初衷。在學佛路上,別忘記感謝在學佛修行的路途中,從未拋棄的你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