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射中的福與禍,與每個人身與心的行為有關

  有些人在日子中,當遭受波折與磨難時無法承受,以為自己不應有此遭受,總會仰慕別人的一往無前。釋教以為,每個人生射中福與禍的種種遭受,皆與每個人身與心的行為有關。

  佛陀在《法句譬喻經》中開示:“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漸迷習非,不覺成惡。賢夫染人,如附香熏,進智習善,行成芳潔。”粗心是說,假如一個人在日子中沒有才智,常近惡友,久則感染惡習,不覺其惡,則離苦報不遠。反之,假如一個人常懷慈善與才智,樂行善業,則如染香之人,久則自有香氣,天然福報增加。

  往常日子中,若你觸摸的是慈善、善業時,在不斷熏習善行的過程中,則善業與福報日增,心也愈加清凈柔軟。可是,假如你觸摸的都是殺盜淫等十惡行時,則會在不知不覺業報增加,終究自受其苦殃。佛陀說:“夫物本凈,皆由緣由,以興罪福,近賢明則道義隆,友愚闇則殃罪臻。”

文章轉自大眾號:法海甘露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