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教“僧鞋”的由來

  僧鞋

  由于印度地處熱帶,所以一般人都認為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僧尼們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實不然,據(jù)禪林象器箋卷下羅列鴦掘摩羅經(jīng)文說:‘如有施主,牛死賣與屠生,轉(zhuǎn)買皮,令人做革屣,許受用著。’又據(jù)釋門歸敬儀說:‘天竺國中,地多濕熱。以革為屣,制令服之。如見上尊,即令脫卻。’依據(jù)這些考證,能夠知道:古印度的釋教僧尼們,是允許穿用鞋子的。

  我國的范疇歸于溫寒區(qū)域,人們?yōu)榱擞斎皇歉枰┬恿恕S嘘P(guān)鞋子的著用,在日用法則、四分律行事鈔、敕修清規(guī)、祖庭事苑等典籍里,都曾有過一些規(guī)制。

  我國僧尼們所穿著的鞋子,大致有三種類型:一種是‘芒鞋’、‘芒鞋’是用草類織造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早年居住在大陸的鄉(xiāng)間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常八成穿用這種鞋子。第二種是‘羅漢鞋’,‘羅漢鞋’是用布料做的。這種鞋子的鞋面—尖部,是用三片布條標準縫牢,鞋幫縫綴一些方孔,和‘芒鞋’的款式差不多。現(xiàn)在的出家人,人人都穿用這種鞋子了。聽說這種鞋子是寓有教人看穿一切的含義。第三種是‘僧鞋’,這種‘僧鞋’也是用布料做成的。這種鞋子全身無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縫起一條硬梁就能夠了。這種‘僧鞋’的款式,和塵俗間的‘便鞋’無異。

  ‘羅漢鞋’和‘僧鞋’,其實都是‘僧鞋’。‘僧鞋’的色彩,有黑色的、灰色的、黃色的、褐色吟。其間的黃、褐兩色,在習慣上來說,似乎是被人們看得高貴了些。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