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訓在家人過好日子,以取得實際、未來利益和安泰的八種方法。此經是佛陀為少年郁阇迦所說,經過問答的方式,為在家人提出了八項教誡;全經約八百字,短小精悍,言簡義賅。
1.得當代的安泰的四法
咱們看看經文開端的緣由:“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單園。時有年少婆羅門,名郁阇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多么為四?謂便利具足、看護具足、善常識具足、正命具足。”
現簡介得當代的安泰的四法如下:
(1)便利具足——即要學習各種常識、技能。
如經云:“多么為便利具足?謂善男人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于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便利具足。”
用現代話來解說,“便利具足”便是要盡力學習各種常識、技能,從事對社會和民眾有利的各種作業,如種田、放牧、辦企業、經商、從政、文書、管帳等,在作業中盡力勤勉,不遺余力,但不能從事違法經營活動,靠偷稅漏稅、賣淫、販毒、欺詐、算命看持平不正當的手法來營生。
(2)看護具足——即資產的妥善保存,不致丟失。
如經云:“多么為看護具足?謂善男人避實就虛錢谷,便利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看護,不令王、賊、水、火劫掠漂沒令失,不善看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人看護具足。”
即要求經營者妥善保護好自己的合法工業,不令丟失。不要被有權勢者、匪徒、小偷并吞盜竊,還要做好防備作業,防止火災、水災等各種意外災禍。如有人假貸,有必要謹慎從事,要了解對方人品好壞與否,關于晚年將死之人,也不應予假貸;不借予奸滑、小氣、無賴之徒。經營者自己不行沉浸酒色、賭博、歌舞伎樂,此皆導致資產損耗,家庭赤貧,故應遠離。
(3)善常識具足——即結交善友,遠離惡友。
如經云:“多么為善常識具足?若有善男人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陰險,如是常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人善常識具足。”善常識,指正派而有德行,能教訓正路之人。又作常識、善友、善親朋。反之,教訓邪道、不守品德之人,稱為惡常識。這段話便是要咱們多接近良師、結交善友,不行與欺誑、陰險、放逸的偽君子交游,由于這是資產耗費的原因之一。
《善生經》也說:工業的損耗,有六種原因,即酗酒、賭搏、放縱、迷于伎樂、惡友與松懈。
(4)正命具足——便是在恪守法令、品德的前提下求財營生。
正命——如法求取資產、飲食等日子資具,即稱為正命;正命具足,即經濟的量入為出,防止濫費與小氣。
如經云:“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人避實就虛金錢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人稱量資產,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人無有金錢而廣散用,以此日子,人皆名為優曇缽(意譯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論這以后。或有善男人資產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人避實就虛金錢,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若收入不多卻大手大腳,不論將來怎么,只圖眼前享用,那就如無花果(優曇缽),畢竟沒有種子。糟蹋,不管用于那一方面,都是沒有好結果的;若積財不必,便是守財奴。小氣,被譏為餓死狗,不知自己受用,不知供應家族,不知供施作福,一味小氣得“盧至長者”(印度一位賦有而小氣者)那樣,不光無益于后世,現生家庭與社會中也不會安泰。
佛陀在《善生經》還指出:收入應當分作六份,其用處為:一份用于飲食;一份購置工業,一份儲蓄,一份信貸,一份預備成婚,一份用造住所。
假如做到了以上四條,此生就能夠得到安全、財富、健康、喜樂與吉利。如經云:“如是婆羅門,四法成果,現法安、現法樂。”
2.得來世的安泰的四法
若能做到下面四條,則能夠得到來世的安泰、吉利。
如《雜阿含卷四九一經》云:“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樂。多么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1)信具足
經云:“多么為信具足?謂善男人于如來所得信敬心,樹立信本,非魔、天、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人信具足。”
信具足,于如來生正信,因佛為法本,佛為僧伽上首,對如來應有堅決正確的崇奉。決心是“深忍欲樂,心凈為性”,即深入信解而又愿求完成的凈心,這等于八正路的正見、正志。
(2)戒具足
如經云:“多么戒具足?謂善男人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是名戒具足。”
戒具足,便是守持五戒。五戒不僅是止惡的,更是行善的,如不殺生又能保護生命。在家信徒于五戒以外,有加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的:即每月于六齋日守五戒外,加守三戒(1)“離高廣闊床”;(2)、“離華鬘、瓔珞、涂香、脂粉、歌舞、娼妓及往觀聽”;(3)、“離非時食”;
別的,六齋日期間也暫離配偶間的正淫。有的完全離絕男女的淫欲,稱為“凈行優婆塞”這八關齋戒與凈行,是在家信眾而效法少分的落發行,過著比較嚴厲的日子,以抑制自心的情欲。
(3)施具足
如經云∶“云何施具足?謂善男人離慳垢心,在于居家,行擺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人施具足。”
施具足:如經說:“心離慳垢,住于非家,修擺脫施、勤施、常施、樂舍資產、相等布施”。“心住非家”,即不作家庭私產想,在家信眾只要到達“心住非家”,才干成果出離心而向擺脫。供施爸爸媽媽、師長、三寶,出于敬重心;布施孤苦貧病,出于悲憫心。
也有布施而謀公共福利的,如說:“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渡,做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積德行善,日夜常增加”(雜含卷三六。九九七經)。上二種,等于八正路的正語到正精進。
(4)慧具足
如經云:“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人苦圣諦照實知,集、滅、道圣諦照實知,是名善男人慧具足。”
慧具足:即“法隨法行”,自己體悟真理,又教人這樣行,“能自安慰,亦安慰別人”,這才是“于諸眾中,威德顯曜”的“人間可貴”者。
經云:“若善男人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樂。”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