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法師:念佛、拜佛時不能堅持的完結,怎么對治?

問題:

  南無阿彌陀佛!頂禮師父!我在往常念佛時,總是不能很好地堅持完結規則的功課;拜佛最多也就108拜,總覺得心力與膂力都不行。敬請師父開示,我應該怎樣對治呢?

明亮法師:

  咱們現代的人,由于科學技術太便利人就越來越懶了。一個懶散的身,就必定有一個懶散的心,身心是不貳的。我怕身體遭受痛苦,我的心必定會是偷閑的。你說要與道相應,難啊!古代的人你們知道嗎?明朝的憨山大師曾在嶗山住過,假如有一個人要從廣東來找憨山大師,他必定是走路來的,千里迢迢幾個月乃至一年他也要走到嶗山。曾經山東、河北有人要去跑江湖,到江西、湖南去參訪高僧大德的時分,他也必定是走路去的。

  古人為什么筋骨那么健旺、意志力那么好?他的身體是練出來的,當然身體練出來也是以心的意志力作為基礎。虛云老和尚到了一百二十歲,當他在一百一十八、九歲的時分還常常拿著鋤頭在外面挖地、鋤地,他養成了一種動態結合的習氣。動謂之陽、靜謂之陰,咱們往往動不動便是坐車,包含上樓都是電梯,走路怕辛苦。咱們現在連刻苦拜佛都少了,許多人便是缺拜佛這一課,實際上你身業去禮拜的進程中,既是在凈化咱們的身,也是在凈化咱們的心。

  咱們拜佛的時分便是身口意的共同,整體都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下。咱們許多時分就僅僅念佛,念佛心也攝不住,夢想許多。咱們拜佛也拜得少,身體沒有去禮拜。所以祖師大德講,咱們修行其實是一個身心改變的進程,身不離心、心不離身。當咱們的心神往神仙國際的時分,身體對修行進程中的苦就無所謂了,為了道千里迢迢、風餐露宿,他樂意去吃這個苦。古人講以苦為師,咱們不在拜佛的進程中凈化身心,就會有好吃懶做、不樂意喫苦的這種偷閑心。

  許多人說,這個名號念起來太辛苦了。法藏菩薩在因地,經過五大劫的思惟,用這個名號來攝受咱們眾生,吃了多少苦啊!咱們現在覺得這個佛號太難念,吃不了苦,什么原因啊?咱們的心出了問題,咱們不知足。那你怎樣折騰這個心呢?心又無形無相抓不住,這兒要提示的便是方才談到的身和心是不貳的。咱們的身體歷來都怕動的,怕喫苦,那你的心也必定是想占廉價,有了廉價還想更廉價。一個名號這么簡略,積德行善這么大,咱們都還在想:“哎呀!要是我想去就能去、不必念佛就好了”。

  所以,為什么現在凈土里的有些知見呈現一些紊亂,有人說:“我只需信就能夠了,也不必念佛了。”乃至還說:“我只需念一念就能夠了,不是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嗎?每天起來,只需念一念我就能夠往生,由于什么?由于我有決心啊。”這個說起來如同有道理,其實這是在偷工減料。

  咱們建筑一棟高樓假如偷工減料會很風險的,修行也是如此。假如你怕喫苦、不樂意喫苦,想撿一個廉價,但又沒有經典根據,那就只要跟著自己的凡夫心與慵懶去了:“哎,搞那么辛苦,一天要念幾萬,還要晝夜經行,還要這樣那樣,你何必呢?凈土法門不是一個易行道嗎?這樣不就成了難行道了嗎?”說的咱們真的是呆若木雞。易行道,如同咱們不要修行就能夠成果,哪里有這回事?最終說起來就變味了,這是咱們凡夫的心在作祟。

  哪一位祖師沒有經過含辛茹苦的修行?

  凈土宗的祖師印祖他閉關、閱藏、念佛,終身便是持這句名號;善導大師他是在冬季下雪的時分,拜佛拜得通身汗流浹背,雪地里拜佛能夠拜到全身出汗,他下得是什么功夫?咱們拜一下就或許:“哎呀,太冷了!算了不拜了,仍是念佛去吧。”就樂意偷閑、占廉價。

  再看蕅益大師,咱們有時分看《靈峰宗論》時,真的是自暴自棄,被他老人家這種苦行、這種對西方神仙國際的堅信切愿,感動得常常會掉眼淚。曾經有一個禪師講,看《靈峰宗論》假如不掉眼淚者,你絕無菩提心。他老人家有時分在爸爸媽媽的忌日、三周年,或哪一個道友逝世、他會藉助佛菩薩的圣誕,閉關、持往生咒、念佛拜佛。他在關房里那種苦行真的是十分十分感人的。他有一次生病了,七天七夜,吃也不能吃、坐也不能坐、睡也不能睡、躺都不能躺,僅僅喝水。但這時分,他仍然是拼命地念佛、向阿彌陀佛求救,最終挺過來了、好了。七天七夜啊,咱們一天一夜或許就不得了、就不干了,早就不念佛、等死了。

  所以這些祖師沒有哪一個說想不喫苦、不經過一番的磨煉,不在阿彌陀佛名號上去皈依投靠,好好的用一番功夫,就想成果往生凈業這件工作的,那只能是一個天方夜譚,或許自身便是咱們凡夫的一個夢想。

  所以必定要多去拜佛。不是有西方神仙國際的莊重圖嗎?要多去看、去調查。

  天親菩薩教咱們的辦法:禮拜門便是拜佛,身業禮拜;贊賞門實際上便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調查門便是看西方神仙國際的依正莊重,把它看到心里去,八積德行善水、蓮華、宮廷、寶樹、樓閣、諸上善人,把它無盡的莊重看到心里去。念茲在茲,常常去憶想,閉上眼睛就想到積德行善莊重,七寶池八積德行善水都能想得出來。想著想著,咱們的心里就能浮現出這種影子、形象,看得越多就能想得越明晰。天親菩薩把它叫做智門。智門它有一個積德行善是什么?生起決心,它會讓咱們發生決心,這是《往生論》里所講的。

  門是什么?……通,能夠進去,得到決心咱們就能夠進去。要調查西方神仙國際的種種積德行善莊重,二十九種積德行善莊重,咱們娑婆國際都不具有。經過這些能夠讓咱們真實做一個選擇,發生信力、信根。

  后邊是發愿門,我要去。我要去那里好好修行,去成佛利益眾生。然后便是回向門,咱們修諸全部積德行善,回向神仙國際,回向一真法界,回向無上菩提。這五門是咱們通向神仙國際、成果往生凈土的五個辦法。

  可是咱們日子的這個年代,各方面的物質條件都太便利了,簡單沉沒掉咱們內涵的潛能,條件太好了,咱們往往就沒有了道心,連阿彌陀佛現已成果了的、這樣好的神仙國際,咱們都生不起好樂和決議要去的心。越往后去,末法年代眾生的穢惡,就更看不到夸姣的國際了被眼前的一點點美好障住了眼睛。其實真實來講,咱們娑婆國際便是再好的工作,都比不上西方神仙國際的億萬分之一,可是咱們便是信不過,便是逃不過眼前一點點享用的引誘。

  所以,咱們必定要拜佛!

文章轉自大眾號:如是生凈土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