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簡介(中秋節簡介100字)

中秋節的簡介,50字左右?

1、簡介: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年代秋夕祭月演化而來。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予懷念故土,懷念親人之情,祈盼豐盈、美好,成為五光十色、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撒播至今,經年累月。

2、中秋節與新年、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3、祭月,在我國是一種非常陳舊的風俗,實際上是古年代我國一些當地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開端“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于前史開展,后來歷法交融,運用陰歷(夏歷),所以將“祭月節”由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歷(陰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秋季時令風俗的歸納,其所包括的節俗要素,大都有陳舊的根由。

4、“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成書于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中說,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

5、滿足請采用,重視更歡喜。祝日子愉快!

關于中秋節的簡介50字

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時在陰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新年齊名的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撒播至今,經年累月。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予懷念故土,懷念親人之情,祈盼豐盈、美好,成為五光十色、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新年、清明節并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

擴展材料:

中秋節傳統風俗習慣:

1、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刻則要舉辦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8] ?到了周代,每當中秋夜都要舉辦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間月餅和西瓜是肯定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順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同,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巨細要相同。在少數民族中,相同盛行祭月的風習。

2、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適當翔實的記敘。漢今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補充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3、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集合在一同,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由于是大多數年青男女喜歡的活動,一起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美談,因而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方式。

4、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我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風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物。

到后來人們逐步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同,涵義家人團圓,寄予懷念。一起,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參考材料:百度百科-中秋節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簡介如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是流行于我國很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陰歷八月十五,也有些當地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新年齊名的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開端是古代宮殿文人鼓起,然后分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半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較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端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端盛行過中秋節的風俗。

以上文字內容便是小編收拾的關于中秋節簡介和中秋節簡介100字的具體介紹,期望可以協助到您;假如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住保藏重視。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