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巴寺(蔡巴噶舉派主寺之一)

蔡巴寺,在拉薩市區地區,坐落于市駐扎地東側拉薩河龍洲灣的蔡公堂鄉,距拉薩市十公里。本地人民群眾稱揚庚寺。系向·尊珠扎巴于1175年(藏歷第三繞迥之木羊年)修建的。向·尊珠扎巴(1122~1193),本名“達瑪扎”,25歲遁入空門后改叫“尊珠扎”,之后大家稱他“蔡巴喇嘛向”。他是西藏自治區佛教史上的知名人物,是蔡巴噶舉(塔布噶舉四大支派之一)的創辦人,“蔡巴噶舉”即由蔡巴寺而而出名。向·尊珠扎巴十三歲剛開始學經,依次拜塔布拉杰、貢巴楚臣寧波市、奧喀巴、帕竹·多吉杰波等人為因素師,后又在帕竹·多吉杰波所建立的丹薩提寺住了兩年,獲得了噶爾大家族的適用,進而剛開始籌備蔡巴寺。向·尊珠扎巴創建蔡巴寺所至的原材料、資產,有一部分是他人同意捐助的;有一部分是向人索要的,假如索要不給就要爭奪,正由于這般,他常常與他人械斗。他的這類個人行為被西藏自治區佛教界覺得是“一心為佛家”、有福報于佛家的人。乃至還把和我帕竹·多吉杰波(帕竹噶舉創辦人)、宗喀巴(格魯派創辦人)合稱之為“西藏自治區三寶”。

蔡巴寺中后期悲劇被毀,如今見到的蔡巴寺是二十世紀50年代初再次建造的。其經營規模比原寺小得多,原措欽正殿內有長柱4根、短柱36根,現有措欽正殿內僅有長柱4根、短柱8根。后邊和兩邊的佛殿原供有釋迦牟尼的泥塑像兩尊、合金銅鍛造的向·尊珠扎巴像一尊,也有釋迦牟尼、醫師、圣人王、宣法海、邊善勝祥、足金無垢、敏敏 王和妙相普宣吉祥如意電鍍金塑像、35尊悔恨佛(是釋迦佛與三十五佛共坐禪于一起,對凡有“五無間”的千古罪人開展悔恨、訓化的場景。三十五佛先后為:釋迦摩尼佛、金剛不壞佛、寶光佛、龍尊王佛、精涉足佛、精湛喜佛、寶火佛、寶月光佛、現無愚佛、寶月佛、無垢佛、勇施佛、清靜佛、清靜施佛、婆留那佛、水滅佛、豎德佛、梅檀福報佛、無量枸光佛、光德佛、安心德佛、那羅延佛、福報畢佛、荷花光手機游戲大神通佛、財福報佛、德誦經、善名字福報佛、紅尖幢王佛、善游步福報佛、斗戰勝佛、善游步佛、周市北嚴福報佛、寶佛游步佛和寶蓮花善德婆羅樹王佛)佛像等。正殿原儲放有效金、銀、墨等寫出的《甘珠爾》及其許多 唐卡,今已不在。

蔡巴寺的附設工程建筑有3座小寺。蔡巴寺西北約150Km有衛林寺,東北地區約80Km有乃瓊寺,西北約500Km有居敏寺。衛林寺為二層藏林工程建筑,亦稱“衛林扎倉”,由仲欽·嘎第白修建。經堂有長柱2根、短柱20根。經堂后有3座圣殿:正中間佛殿供有三世佛、無量壽佛、八藥師佛雕像;西面佛殿內供有四臂依怙神等;東面佛殿供有護法神等。乃瓊寺,亦稱“乃瓊殿”,為一層工程建筑,主供瓊和2個護法神。居敏寺,為二層建筑類型藏飾房子,其措欽正殿有有柱42根,后側為佛殿,供有佛象。居敏寺本是拉薩市左右密宗院的原名,后為左右密宗院的屬寺。向·尊珠扎巴于1193年(藏歷第三繞迥之木虎年、宋紹熙五年)圓寂后,蔡巴噶舉的宗教信仰主題活動由蔡巴寺和貢塘寺的堪布主持人。這兩個寺的權力起先由向·尊珠扎巴侍從達瑪宣奴把握,而且由達瑪宣奴的晚輩叔侄相承。抵達瑪宣奴的侄孫意希迥乃時,蔡巴噶舉又企業兼并了古麥的很多村落,勢力更為擴張,管轄地域有“四部八支”之稱。意希迥乃的繼承者是噶爾·杰哇迥乃的孩子桑結額朱。從那以后,噶爾氏大家族就立即操縱了巴噶舉教派。

桑結額朱接任蔡巴寺和貢塘寺的寺主時,更是元世祖忽必烈派人到西藏分封制十三萬戶的情況下,那時候蔡巴封為為一個萬家,萬家長為桑結額朱。桑結額朱的孩子仁欽堅贊接任萬家長后,曾新自到北京朝貢,忽必烈土烈封賜予農田,并賜金印、誥命,這時蔡巴已變成前藏一帶整體實力最強勁的三個萬家之一,而蔡巴噶舉派早已降至蔡巴萬家的附設。仁欽堅贊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馬勒戈壁喜饒,曾隨八思巴到北京見過忽必烈,接納過忽必烈剛給的封禁和誥命;次子叫噶德袞布,聽說他曾7次到國內。因為元朝對他的適用,他在地區上很有整體實力。他把國內的呆板印刷工藝帶到西藏自治區,此后藏族專家學者的經典著作也伴隨著多起來,在藏族文明史上是有奉獻的;三孩子叫仁欽旺秋,是一個遁入空門佛家弟子。噶德袞布的小孫子蔡巴·貢噶多吉是藏族有史以來一位知名的角色。他曾到過國內,親身向元朝朝貢。他以編撰藏文大藏經《甘珠爾目錄》而著名,之后一些《甘珠爾》的刻本是以他所編撰的《甘珠爾目錄》為原型刊行的,他在1346年寫出了《紅史》,它是一部科學研究西藏自治區中國古代歷史的關鍵教材。

蔡巴噶舉在蔡巴·貢噶多吉階段,曾協同薩迦(創辦人為昆·貢卻杰波)、雅桑(創辦人為雅桑·卻吉門蘭)的陣營,相互和帕竹(創辦人為帕木竹巴·多吉杰波)戰斗。這時候帕竹已是西藏自治區最強的地區陣營了。最終蔡巴、薩迦、雅桑都被帕竹戰勝,蔡巴的轄地也基本上全被帕竹奪得,蔡巴的陣營此后一蹶不振。蔡巴·貢噶多吉的孩子卡蘭桑布以前受到元朝的上官封禁,其子孫后代在大明朝時仍有都指揮使的官職,但早已沒有多少整體實力了。蔡巴噶舉也伴隨著蔡巴君主的失勢而沒落出來。蔡巴寺和貢塘寺在元朝末年改成桑浦寺的屬寺;格魯派盛行后又改成格魯派寺廟,這一支派——蔡巴噶舉承傳此后斷決。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