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寧寺

乃寧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全名乃寧曲德寺。坐落于日喀則地區康馬縣南尼鄉。吐蕃階段,由古印度佛家弟子、蓮花生徒弟阿羌甲?強拜桑布建立。原屬寧瑪派,10世紀改噶當派,15世紀改宗格魯派。占地6.五萬平米,工程建筑大致可分成吐蕃階段、宗喀巴階段、十九世紀階段、十三世達賴階段。

十三世達賴階段工程建筑坐落于吐蕃階段佛殿東部地區。清光緒三十年(1904)江孜保衛戰后,十三世達賴為嘉獎寺內喇嘛作出的卓越貢獻,主持人完工乃寧寺的大昭寺。大昭寺坐南朝北,由經堂、佛殿、僧房等構成。門廳4柱,物品邁向,長7米,寬5米,其四周墻面繪彩四大天王像。門廳后側正中間為經堂,東西長28米,南北寬24米,內有18根立柱,經堂四壁繪彩釋迦、度母、金鋼等墻壁畫。經堂后為佛殿,東西長8米,南北寬5米,正中間為泥塑制作釋迦結跏趺像,高兩米,其兩邊都有一尊泥塑制作徒弟立像,高兩米。佛殿東面為喇嘛拉康,占地25平米,殿南邊設立神龕,內供一幅高2.5米、寬1.3米的“大明皇帝御制檀像”,拉康四壁繪釋迦、觀音菩薩、度母、金鋼等墻壁畫。佛殿西邊為游戲道具房,存在跳神和祭拜用品。

1904年6月25日,英軍進攻乃寧寺,本地軍警民開展了頑強抵抗,暴發了乃寧寺大決戰。因為乃寧寺院墻牢固,左右三層樓有很多打靶孔,加上藏兵鎮守大門口,不容易攻進,布局在兩山上的藏軍,趾高氣揚,夾攻對手,日寇傷亡慘痛。接著,英軍又從東、南兩方位乃寧寺進行轟炸,隨后集中兵力又一次猛擊乃寧寺。此次對手調過來步兵團80余名,繞路爬上乃寧寺山上,守護乃寧寺山上的藏北“那倉六部”14名藏兵舉刀奔向山上對手,在英勇破壞力數十名對手后,所有英勇獻身。對手放前山上以聚集的戰火保護,工兵用火藥把寺廟院墻爆開了一個空缺,大量英軍涌進寺內?!凹墼谡钪械牟剀娛勘⒂缕礆?,在烏孜正殿前與對手進行肉搏戰,基干民兵頭領阿加馬勒戈壁扎巴舉刀一揮,將英軍名將則娜•色赫砍成兩斷,大挫英軍魄力。”廣為流傳在西藏自治區的一首民族歌曲唱道:“阿加工布(基干民兵頭領)兵來到,英軍倒下來了,乃寧寺廟里邊,變成血的深海?!泵褡甯枨洈⒌谋闶沁@一次的決戰。作戰的結果是那樣的:乃寧寺僧民雖英勇抵御,下挫敵方,但因勢單力薄最后所有犧牲。歷史資料記述,英軍占領乃寧寺后,開展了大屠殺,并將寺內珍貴文物洗劫一空,放火焚燒處理了寺廟。大決戰雖產生在近百年以前,但侵略軍的罪行迄今清楚。平措日桑指向烏孜正殿汽車照明上的三四個彈痕說,“這種彈痕便是當初日寇留有的”。彈痕很深,宛如斧鑿一般,不難想象當初英軍的炮彈重重的嚴厲打擊的場景。做為對這一段歷史時間的留念,乃寧寺山門口屹立的一座巨墓碑上,用鮮紅色的顏色撰寫著“乃寧寺大決戰先烈烈士陵園”,用于哀悼當初保衛祖國英勇獻身的英烈們。

寺內珍貴文物關鍵有題款為“大明永樂十年四月十四”的絹畫大明皇帝御制旃檀佛象、題款為“大明朝成化年制”的霽紅瓷杯茶具、“佛傳小故事”木雕刻等珍貴文物。乃寧寺是后藏地域一座古剎,其遺留下來的每個階段的工程建筑舊址針對科學研究西藏自治區各階段寺廟建筑的設計風格、合理布局、用料都具備十分寶貴的使用價值。90年代被列入自治州級文化遺產保護企業。目前的乃寧寺是一處知名寺院,還是西藏自治區第四批關鍵文化遺產保護企業,依據西藏自治區國家發改委的詳細介紹,該寺院已經申請第七批我國全國性關鍵文化遺產保護企業。為提升乃寧寺的維護管理方法,90年代自治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將乃寧寺列入第三批自治州級文化遺產保護企業,并與二零零六年青海省紀委、政府部門決策將乃寧寺維護檢修工程項目納入西藏自治區“十一五”關鍵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項目向我國申請,2012年一月,國務院辦公廳常務會標準根據《西藏自治區“十一五”規劃項目方案》,準許執行關鍵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項目。二零一零年9月29日,經中央政府付款,西藏自治區在乃寧寺起動乃寧寺維護檢修工程項目,一期工程項目方案用一年時間檢修這座經歷決戰毀損和時光腐蝕的歷史悠久寺院。日喀則地區行署副運營專員普布桑珠在此中動工儀式上說,乃寧寺“突顯了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子女抵御外侮、維護保養祖國統一的錚錚豪情壯志”。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