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昧耶形”指密教諸尊手執的器皿及手結的印契。又作三摩耶形,略稱之為三形。是表明諸菩薩立身之本誓(因位的誓愿)的形相。三昧耶(sa-ma-ya)有公平、本誓、除障、驚醒四義,而諸尊持有的器皿或印契皆具此四義,故稱三昧耶形。
諸尊持有器杖及印契等系代表諸尊內證之德,內德外相公平無別,故有‘公平’義;又如文殊菩薩持有的利刃表明盛福斷惑的本誓,轉法輪觀音菩薩手執的寶輪表叫法破執之本誓,故有‘本誓’之義;諸尊將印契持物示于眾生時,一切眾生因其福報,能水垢清洗障,離苦惱、業、苦等三障,故有‘除障’義;諸尊以三昧耶形嚇醒一切眾生之長眠,俾使發心修習。又,旅人結本尊之密印,自其三昧驚醒,故有‘驚醒’義。
密教覺得執持械、劍、輪寶、金剛杵、蓮華等三昧耶形時,閻羅波旬害怕違越,諸佛本身亦不可以違越。一切眾生見彼三昧耶形,信其本誓,如法修習,則從得償所愿而得福智。又,《兩部曼荼羅義記》謂同創天達喻指到之岸,三昧耶形指本誓,本誓即到之岸的誓愿,因此三昧耶形別稱同創天達行;住諸尊三昧耶形,就是入定的形相,寂住本誓愿。
因三昧耶形表諸尊之本誓,故有時候為此形立即意味著諸尊,畫在曼荼羅上,此稱三形曼荼羅,或稱三昧耶曼荼羅。如金鋼界九會中的三昧耶會、降三世三昧耶會等就是。又,金鋼界五部諸尊的三昧耶形,各成一類。即如來佛祖部都八輻或十二輻輪,蓮華部都赤白蓮花華,金鋼部都五鈷、三鈷金剛杵,寶部是各種顏色的寶石,羯磨部都武士刀等。
密教是直參佛的真正(跨越語言的肯定人生境界)的宗教信仰。因而,必定地,必須超強力地主動到僅用語言與論理肯定不太可能抵達,而務必用別的方式 去直入、直參。這類方式 并并不是公布的,只是密秘的。常用的也不是一般的語言與論理,只是佛的真正語言。因而,這類教學才稱為密教或密藏;這類語言,才稱為真言。因而,修道人之擬與今此密秘人生境界合一而從業的實踐活動,必然不可以只靠語言(口)罷了。人體與佛合一此謂身密,再加口密與意密,謂之三密。三密中間是相接而不能分離出來的,其實踐活動上的次序大概如次。
在其中,以人體去感受佛之人生境界的身密,為三密居首,更為關鍵。殊不知,身密的基礎內容,則是用手指各種形狀的組成以顯示信息佛祖人生境界的印契(指?。?,及其立即顯示信息佛祖人生境界的持物。有關持物層面,阿彌陀佛的‘開敷華’(已對外開放的蓮華)及其不動明王的劍與索等是更為知名的。指印層面,則以阿彌陀佛的法定義印、圣觀世音的施無畏印及與愿印等更為知名。像那樣,密教諸尊所有都是有固定不動的印契與持物,用于顯示信息其人生境界(三昧耶)。為此,藝術史家能夠根據印契與持物,來辨別該尊是那一尊菩薩,但是,印契與持物的真實目地則是取決于菩薩以之為代表來顯示信息其人生境界?!烈闶沁@類狀況下的術語。本詞原是梵語samaya的譯音,有公平、本誓、驚醒、水垢清洗障四義,每一義都可以顯示信息出佛祖的人生境界。從而四義,修道人乃能夠進到佛之公平人生境界、吸取佛之原本誓愿、遭受佛的啟覺、并凈除苦惱污漬。不難看出,真言旅人修習的所有環節,可從而三昧耶展現出來。
將三昧耶用方式顯示信息的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及其每個三昧耶形,很早已已去日本風靡,而此三昧耶形更為代表化,亦即用種子(梵字)來表明各尊佛的情況,也普遍地時興。日本國所傳的梵字,稱之為‘悉曇’,歸屬于北方地區笈多文本的系統軟件。除開語法以外,在書法藝術上極為深廣地廣為流傳至今,與初期在我國、日本所傳者,有非常大的不一樣。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