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覺乘,亦叫緣覺乘,從字面表述,不通過他人或政委的教育自身能醒悟。此乘的人一般靜居修習,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求循環(huán)擺脫的中菩堤。在所需果位和所需做到的人生境界上,盡管獨覺乘比聲聞乘有一定的發(fā)展、了解逐步提高,可是依然不具有利人利己的心,無法得到完滿果位。寧瑪派從境、行、果三層面對其作了剖析,覺得境就是指種姓或部落,心及姻緣;行,在造就自身以前非正行,而歸屬于劣行;果,只追求完美自利之果,故尚不完滿。因而,獨覺乘仍歸屬于低乘,關(guān)鍵修行十二因緣法,期待能生在無音聞徒弟的佛土。
依據(jù)寧瑪派的判教基礎理論,獨覺乘實際分成小鸚鵡喻獨覺和麟角喻獨覺。前面一種是翱翔派,她們把起緣法錯亂修行,不明白身亡的緣故和遺體的來源于,自始至終彷徨在無見證中間;麟角派喻獨覺者,包含無學獨覺和有學獨覺,她們重視在四諦所攝的一切法上修行十二因緣法,放棄三界一切隨眠苦惱。有此獲知,獨覺乘在聲聞乘補特伽羅無我的基本上,進一步加強證修內(nèi)外能所執(zhí),覺得證諸法沒外所執(zhí),不證諸法無可以執(zhí)。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