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馬勒戈壁歐色(1124-1192),既是“掘藏五王”之一,也是“敏敏 赤德的幻變五藏師”之一,被譽為“身轉變掌教”。他生在山南洛扎澤薩色爾寺。自小喜愛瑜伽士,身穿破舊衣服褲子,一副游方僧的著裝,被本地人視作神經(jīng)病。在爸爸是教育下,他學習培訓馬頭金剛灌頂法,歸隱澤堡大雪山中靜修,得到造就。他曾從昆廳、桑耶、南格堅的羅剎山洞及其扎日拉康等處,挖掘伏藏和由皇妃喀爾欽氏益希措杰紀錄的《軌范師蓮花生傳——赤銅洲遺教》。《寧瑪教派源流》說:娘·馬勒戈壁歐色挖掘的銅箱里,配有《大悲調伏眾生續(xù)》內、外、密秘三部,《大悲調伏眾生格底迦》內、外、秘、修法、慈悲身像,《古茹忿怒修行續(xù)》以及修習法,《古茹身語意修行法》廣、中、略三部;虎行里箱中有《空行母灌頂攝續(xù)》、密秘聰慧法典等;寶瓶中有《怙主修行續(xù)》以及持念口決、符咒等,及其各種各樣珠寶首飾、越南沙金、大海螺等。他在科塘挖出一只赤灰黑色小箱子和一只深灰色小箱子,赤灰黑色小箱子中有8部專家教授《如來攝續(xù)》等、30節(jié)法文、36段佛經(jīng),也有多種多樣修習政策法規(guī);深灰色小箱子中有馬頭金剛身詞意修法、傲舉法典18種、36面道童修法,及其七生牛肉、羊肉、魚類等、恒河水、馬頭金剛像、鐵金剛、金剛橛藥瓶子等。從桑耶欽浦挖出《般若經(jīng)》以及釋論。從南格堅的羅剎山洞和扎日拉康挖出相關上師持念法典等。之后,追隨爸爸和嘉娘巴·頓丹、雪波·馬勒戈壁僧格、瑪迦瓦堅巴、頓巴喀欽等上師學習培訓密咒和法相學,在提迪協(xié)的巴貢專心致志修練,獲得證悟。成年人后娶覺奔瑪為妻,產下南喀歐色和南喀貝哇二子。次子南喀貝哇承繼了他的所有伏藏和教學,在拉薩市堤岸修建了阿底峽像和108幅具備緬甸設計風格的唐卡畫。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