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無阿彌陀佛,請問師父,怎樣把所學的佛法在日子傍邊去執行呢?
佛法要在你的日子傍邊執行,怎樣執行呢?你有行住坐臥,你天天也吃飯睡覺,可是,你用的心不同就決議了你是不是一個修行人,差異在這里。前面講的佛法修學的三個環節,發心、正行、回向,有沒有做到?你做到了,你當下就在修行。
你要怎樣執行呢?當你對家人,對周圍的人不耐心的時分,你有沒有觀照到自己啊?你觀照到了,你的修行就有一個起步,觀照到了是榜首步的工作。第二步的工作便是佛法教咱們的、或許是歷代高僧大德祖師教咱們的,用正念、圣言量和祖師所教的東西來調整咱們自己的發心。哦,我的發心不對,是不善的發心,我要改正;那無記的發心呢,我沒有發心,那他人說念佛我就念,他人說歸依好我就歸依了,他人說受五戒或許受菩薩戒好啊,那我就跟著他人走,他人干什么我干什么,你沒發心的話,闡明你便是無記的狀況,你心里邊是不清楚的。
我為什么做這個工作?我做這個工作跟我了存亡有什么關系?跟我求生西方神仙世界有什么關系?受五戒也是相同,人家說受五戒好啊,可是我自己有沒有把受五戒及受菩薩戒跟我求生西方神仙世界結合起來,有沒有做到?做到了,那你這個發心就對了;假如沒做到,你就要調整無記的發心成為善的發心,不善的發心要把它改正、去掉,要把它改正成為這個善的發心。
善的發心做好了,那我當下在做工作的時分,我安住在當下的正念上面,這便是正行清凈哪!咱們做完這個工作今后,我受完菩薩戒乃至于做了任何一個善事,吃完一堂飯,后邊要回向的。
所以咱們早上念佛,或許是咱們早上和正午的過堂吃飯,前面要念供養,中心吃飯,吃完飯今后,咱們就要有一個回向啊,這給咱們展示出來的是什么?修學佛法的三個環節,他就不僅僅是一個吃飯了,這便是修行,這便是執行啊。所以,安住在當下這個心,你這個心不是說安住在那里就不動,像一個木頭相同,不是這樣的,它是靈明的、生動的展示出來的。咱們每一個人的心,它是能夠展示出來的,你是麻木不仁的,仍是去歸依三寶的,仍是去積極向上的,仍是去造業的,你這個心當下在干什么,你要知道,然后你調整它,這叫做修行。
假如離了這個心,你順著你的習氣去走,這個好難啊我不做了,這個好難啊我不刻苦了,算了,我今日就休息一下,包含你們很多人考試的時分,這個不會,不會就撂了,就放下了,干什么?我不會啊,沒想到自己不會,我要去怎樣樣考慮,我之前為什么不預備呢?
那你到了往生的時分,你說我不會,我不想去了。咱們現在就開端做預備啊,咱們不會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印光大師講的,咱們學佛的人便是把人間熟的東西,現在要漸漸的把它生疏起來;把咱們生疏的東西要變熟,這便是修學佛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則,便是生處變熟,熟處變生。咱們現在每個人要生貪瞋癡的心,你很習慣了,現已在貪瞋癡里邊現已滾了幾十年了,你不用人教,立刻就能夠貪瞋癡起來的。
好,現在要咱們就去改掉這個貪瞋癡,要去修學佛法的話,他是不會修的。哪有人天生就會修行的?沒有的。咱們現在現已知道辦法了,知道怎樣去刻苦了,也知道圣言量或許祖師教咱們,他們是怎樣做的,然后教咱們怎樣做,咱們做起來必定是很生疏的,剛開端會很別扭。拜佛的時分,咱們念榜首聲佛號的時分,你必定很不天然,你去拜佛的時分,你覺得挺別扭的,我怎樣會也迷信起來了呢?拜久了你覺得不是迷信哪,你就會越來越覺得這是你生命傍邊所有必要的,那么,便是靠咱們自己不斷地去練習。
學道今后你不去用的話,你是沒辦法行進的。儒家孔夫子講,“溫故而知新。“溫故,無非便是不斷地練習你自己。這有什么巧?便是你自己不去用,不去練習。有時分咱們教小孩子抄字,一個字抄一行,一個字抄一頁,抄……。
那咱們呢,上午念佛,下午如同立刻就要見佛似的;如同我上午刻苦了今后,我下午立刻就能夠得利益相同,其實這都是夢想。咱們要不斷地去預備,不斷地去練習,游刃有余,先不要求巧,先要求熟。不溫故你怎樣知道更深層次的東西呢?咱們講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究竟是什么?他是有不同層次的。所以蕅益大師講有理持和事持的差異,有層次的不同的,先從有相到無相,要指方立相,從事持達理持,都是有不斷的進程。不要好大喜功,如同學了兩三天,我就得到一個非常大的打破,這自身便是夢想,咱們要不斷地去練習,要耐心,要不斷地去刻苦才能夠的。
文章轉自大眾號:如是生凈土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