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_學佛要依三法印與次序來修學

  佛法,是釋教訓眾生之教法,亦即出人間法;佛所得的法,即緣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佛所知之法,即全部法;佛所具足之種種積德行善,均稱為佛法。

印證佛法,唯三法印

  人間上每個宗教都著重自己所宣傳的教義是真理。所謂的“真理”,有必要契合“原本如此、必定如此、普遍如此、永久如此”等四個條件。“三法印”便是契合這四個條件的真理。

  咱們要想知道自己所學的是不是實在的佛法,就要用“三法印”去印證,只要是徹底與“三法印”相契合的,便是佛法;如不契合“三法印”的,就不是佛法。一些引導咱們從善的,假如與“三法印”不相符,那便是人間的善法,而不是佛法。咱們學佛,就要依“三法印”來修學。

  釋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幽靜。

  法印,“法”是佛法的“法”;“印”是手印、印章的“印”,亦即不變的意思。“三法印”是釋教永不改動的正知正見,所以稱之為“法印”。“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規范,好像人間的公函,憑仗印監能夠承認公函的真假,因而稱為“三法印”。

依止善士,次序而學

  學習佛法要依次序而學,即聞、思、修——由聽聞佛法而思想佛法,由思想佛法而懂事而行。

  咱們學習佛法,有必要在善常識的指導下,才干獲得杰出的作用。所以,學習佛法的第一步,便是找到善常識,依止善常識。

  咱們不要依據自己的思量來了解佛法,應該從善常識處聞法,然后照著去做,老老實實地如教修行,好像積習沉舟非一日之功,修行需堅持,久之方能開才智,破煩惱。

  佛法重視實踐,若沒有實在的行踐,就得不到實在的受用。只要把所學的佛法用起來的,在自己身上能經過體會得到的,自己方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祖師大德說:“運水搬柴,無非妙道。”日常的全部舉動動作,為人處世,處處皆是佛法。咱們現在能有緣由值遇佛法,更要去實踐佛法,才會有本身生長的提高與逾越。

  假如你能把所學的佛法在日子中實踐,能得到法的受用,令自己身上有了佛法的氣味,這是很值得隨喜贊賞的。

  佛說的法是永久存在、恒久不變的。并不是你用了,佛法才存在;也不是只要在自己身上體會了,才是佛法;更不是因為你沒有實踐運用,就不是佛法。

原標題:只要運用到日子中的才是佛法嗎

文章轉自大眾號:六榕書院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