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丹是某些動物,特別是大象、熊和牛體內發現的內臟結石或膽結石。梵文“gorochana”一詞特指牛[1]體內,如野牛、母牛、公牛和牦牛體內發現的結石。傳說動物睡覺時宣布的鼾聲標明結石現已生成。吠陀時期的一個傳說敘述了因陀羅神向大海中拋撒金、銀、珊瑚、珍珠和藍寶石或綠松石五種瑰寶的故事。大象、熊、蛇、蛙、蒼鷹、鵝和鴿子后來別離吞食了這些物寶,由此構成它們體內的結石。從這些動物體內取得的內臟結石色彩各異,具有奇特的法力。它們因具有抗毒、提神醒腦、退熱和抗傳染性病毒的藥性而著稱。優質結石、中等質量的結石和殘次結石別離能治好七位、五位或三位中毒的患者。“結石”一詞源自波斯文“pad-zhar”,其意為“抗毒”,泛泛之意義是“解毒劑”。在中世紀的歐洲醫學傳統中,動物結石作為一般中毒癥的解毒劑而備受喜愛。源自東方的“東方結石”是其間價值最高的,是由小異物周圍構成的有機油脂層構成。印度常見的解毒劑是結石解毒劑。波斯野山羊被稱作“結石山羊”。據以為,在突厥斯坦[2],人們崇拜結石以祈雨。在西藏,溫泉中發現的小塊白色和橘紅色礦物質石頭是鈣和硫磺的積垢物。人們以為,這些鈣化石或“藥丸”[3]與動物結石相同具有相同的藥效。聽說,優質黃丹(象黃)取自大象大腦或大象前額,次等黃丹取自母牛的胃。聽說黃丹的巨細和外觀與熟雞蛋的蛋黃相同。從中取得的黃色物質可當作補藥和鎮靜劑,也能夠用作額前點吉利痣的顏料。聽說,與蜂蜜混合后用于眼部能夠使人明目,能看清世上的全部瑰寶。一致,取自眼鏡王蛇頭部的灰色和白色結石能夠使耍蛇人有操控小型蛇的才能,也可使自己免受毒液的損傷。聽說,取自老蟾蜍頭部的西洋“蟾蜍結石”相同具有血清的抗毒效應。在藏族藝術中,這種結石的制作辦法多種多樣,或許呈丸狀,也能夠呈雞蛋狀、豆子狀、螺旋狀、生果狀、腺狀或菌狀,其色彩一般為白色或黃色,一般被畫成堅固的橢圓形,浮在白色的黏液中。
注解:
[1]梵文:go,牛。
[2]原文:turkestan,突厥斯坦,亦稱“土耳其斯坦”,前蘇聯地名。
[3]藏文:ril-bu,藥丸。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