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今世學佛人不得力的幾種原因

  現在的人學佛不得力,有很多種原因,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咱們談談咱們現前學佛的情況,咱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榜首,是心外求法。這個是十分遍及的,遇到工作了,就來求佛、就來求法、就來求僧,都來找師父們,殊不知向外求都歸于依靠心,學佛必養尊處優自修自證。三寶是明燈,是咱們的慈航,可是你必養尊處優自己去修持,路必養尊處優自己走,必養尊處優修證,必養尊處優自己做、自己去改動,這個是榜首個。

  第二,誤認為求佛可以消罪業、得福報,而自己仍然執迷全部境地為實有,貪求不舍,以至于煩惱一點也不能削減。殊不知,學佛是按照佛的教訓,打掃自己過錯的知見,而明見自性,以脫出煩惱巢臼。而不是求佛來消業,來滅罪,來得福報。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罪業也要自己消,佛法是給咱們的辦法,是給咱們一種消罪業的般若才智,可是這個才智,咱們必養尊處優自己去實踐、得到。

  第三,為了修道可以快速成果,一心想求得最高無上的法。這個就簡單產生別離心,佛法說的都是榜首法,為什么這么說?他是應病用藥,就像你傷風藥,傷風膠囊是最好的藥;假如你要是身體虛了,那合適人參;假如你要是藥不對病,反而簡單造成大害。咱們用什么樣的辦法,要根據咱們自己的根基,所以咱們說要關鍵、還要契理。咱們都是尋求最高的法,一看《楞嚴經》便是最大的咒,讀《楞嚴咒》,每天一窩蜂的都去讀《楞嚴咒》,乃至把這個都給種種的神化,違反了《楞嚴咒》的原意。《楞嚴咒》便是讓咱們不去執著這些外相的,反而咱們去執著外相,你說多可悲。

  佛經都是讓咱們放下的,咱們反而去貪著,佛給咱們說的法,都是讓咱們去放下的,滿意菩提歸無所得。而咱們不是去放下,而是為了貪求,學佛法也是為了貪求。你放下,放下,你的清凈賦性才干康復、才干滿意。而咱們都是貪求,貪求最好、貪求最大,反而違反了佛的教化、佛的原意。講任何的經典,是佛就對著咱們貪嗔癡的這種執著不愿放下而講的,而咱們學佛法、學經典都是為了貪求了,去求最好的法,快速的到達一種意圖,這便是貪求,咱們一定要對照自己的。在這方面咱們去貪求,并且還要找最好的師父,從前咱們有個居士給我說,他的一位教師,他的皈依師,他的師公是咱們哪個省釋教協會的會長,師父就說了,他的師公是會長,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居士不再跟我說了。包含這個找師父,都是滿意自己的虛榮心,而不是求醒悟、求放下,都是自己的虛榮心,最終找到師父不是跟師父學法,當然和咱們老和尚沒有過錯的,是咱們的居士用錯法了,和老和尚沒有關系,這個會長也十分的慈善,可以說是咱們近代的榜樣,可是這些居士們,把他變成了貢高我慢了。

  所以師父只要說,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乃至師父就這樣說,我原本是佛,眾生原本是佛。這種心里就會生出種種的比賽、凹凸的知見,在別離、在選擇,哪有心思去入佛法的真理傍邊?成果是跑到寺廟里邊來一較凹凸,來貢高我慢了,沒有學到佛法原本的真理了,咱們也存在這個問題,也是十分遍及的。現在師父所皈依的弟子,都在外面說,我的師父是釋宏圓,我的師父天天講經,出了多少光盤。師父給他說,不對,我是你的皈依介紹人,咱們的師父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師父欠好你們拉關系,你們也別拉著師父到處跑,你們要是學好了師父可以說,他跟著師父學著幾年,學欠好,師父一推,咱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和我沒有關系,師父才不去給你們承擔呢,咱們在寺廟里一定要學相等心。

  第四,咱們也十分多的這種現象,想起來了,有了閑暇的時刻了,沒有事了,就到佛堂里來念念佛,來修修,一曝十寒。孟子說:雖有全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說,再好的種子、再簡單成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成長。何況是咱們修行,有時分精進,大部分的時刻都是懶散、沒有恒心,怎樣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呢?也有人把修行當成一種消遣,而不是為了了脫存亡,成果也是一事無成。

  第五,喜愛把行善作為終極的方針。這個咱們現在確實是太糊涂了,把善法作為佛法,不明白終究了義。

  第六,喜愛妄測榮耀的意境。說某某人開悟了,某某人沒有開悟,卻不知道,別離榮耀的開悟與否,你自己必養尊處優先開悟,隨聲附和,妄自猜想,實在是沒有什么含義,反而耽誤了自己的清凈心。

  第七,除掉貢高我慢,對榮耀置疑、妒忌,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也不愿或也欠好意思去問,對這個初學佛的人也緩慢,而不知道這些都是障了自己的圣道。

  第八,當行住坐臥、人事來往、種種習氣產生之時,一點也不能自覺,也不想操控。這個師父也是深有體會的,從前有個居士,師父在外地的時分,不是在咱們這個當地,師父把這一方教化的還都是行的,師父在外地的時分,有個居士,與榮耀產生了脾氣了,然后跑道韋陀跟前先去悔過說,韋陀菩薩,你答應我先把他罵一頓,等我罵完他,我再來悔過,分明知道是錯的,這是習氣,可是不愿操控,操控不住,任其流連往復,絕不不倫不類自心,成果往往是盡管學佛修道,可是卻不得受用。咱們要長于發現自己修行傍邊存在的種種壞處,實在改動,精進修行,去掉妄執,返璞歸真,到達對岸。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