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普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墨竹工卡縣地區,坐落于縣駐扎地東北地區的章達鄉、吉曲河東側,背倚夏斯山,遭遇帕朗山,海拔高度3850米。達普寺興建于12世紀,由大修道人聶麥的賢弟子仁欽寧布所建,之后熱譯師的徒弟枳務貢布又在那里修習時,為忠恕之道一切眾生建造了一座化身為紅塔,慢慢變成格魯派的知名寺廟。
達普寺關鍵工程建筑有正殿、佛殿、僧舍等。正殿坐南朝北,總面積為20柱,高三層,藏飾坡屋頂。正殿上下供有忿怒馬頭金剛(藏語稱“丹增”。藏密覺得他是胎藏界觀音殿的本尊,是畜牲道的掌教)和沒動金鋼(即不動明王)泥塑像,高1.3米,供有高一人的密集金剛(藏名“桑競”)競電鍍金塑像。正殿中間供有主尊佛釋迦牟尼電鍍金銅鑄像,有一人高;其右側供有依怙仁欽寧布和固稀黑斑頓珠的泥塑像,經架子上置有《丹珠爾》經典一套及各種佛像;左側經架子上堆滿了《甘珠爾》經典一套和別的各種各樣經卷。正殿各柱頭間懸架有很多宗教信仰和歷史題材的唐卡。還放有十分精致的緙絲唐卡多副。正殿墻壁上繪有宗喀巴承傳歷史時間和依怙仁欽寧布、固稀黑斑頓珠的肖像及“二勝六莊重”(二勝謂熟練佛家最勝壓根即戒條學的幾大論師釋迦光和福報光;六莊重謂龍樹、圣天、無著、世親、陳那和法稱)等千尊佛象。正殿身后為北殿,總面積寬8柱,供有高一層樓的彌勒佛泥塑像,還供有十六十八羅漢的泥塑像;其殿旁佛殿,寬1柱,中間供有高一人的釋迦牟尼泥塑像,也有用響銅鍛造的高一肘的佛殿二十許多和高一層樓的泥塑制作菩堤塔一座,經架子上擺著用金汁撰寫的《十二萬頌》經典三套。正殿左側為茶廚,寬4柱;其右側有護法神殿,寬2柱,正殿供有高一層樓的怖畏金鋼(格魯派主學的護法神)、四臂依怙、金鋼尊勝佛母、白傘蓋佛母、妙音天女和吉祥天女等泥塑像。正殿墻壁畫是在黑背景色上放黃線框刻畫的動物和人頭數可怕。
第二層樓為活佛與掌堂師的宿舍。在南邊的石牌樓上筑有寬2柱的春陽窗房子1間,特供來該寺的名僧定居;其西邊為醫師佛殿,呈正方形,寬3柱,供有電鍍金銅鍛造的藥師佛像和一百多尊別的佛象,經架子上堆滿了各種各樣佛教經典,應有盡有。第三層樓為寶頂佛殿,寬8柱,正殿主供高一人的沒動金鋼鎦金塑像和藥師佛電鍍金銅鑄像,供有三世佛和十十一度母佛像,還供有一肘長的響銅佛60尊。達普寺靈塔殿系在建,總面積6柱,藏飾坡屋頂。正殿有高一層樓的肉體紅塔2座,主殿周邊有僧舍50幾間,目前喇嘛24人。
達普寺圣殿(寬8柱)存有歷史文物,關鍵有:宗喀巴像:系鎦金銅造,像通高0.6米,戴著尖帽,外披僧衣,內著右衽衫,雙后捧法輪于胸口,結跏趺坐于方臺座上。米拉日巴像:系鎦金銅鍛造,像通高0.18米,橢圓型頭光,肩膀寬0.08米、腰粗0.05米,高發鬢,穿著右袒式僧衣,左胳膊并斜披一條光纖寬帶,左手立身右耳旁,右手持缽,右腿露出,跣足棲于羊皮革仰蓮(蓮花瓣朝上)座,座高0.04米。覺洛伽夏季像:系響銅鍛造,像通高0.18米,肩膀寬0.04米,腰粗0.035米,“8”字型連珠紋背下起長連衣裙,腰部陰莖系帶,帶由襠前松馳;飾有耳飾、頸鏈,右手結印,左手執一朵蓮花,站起于兩層方座上。文殊菩薩像:出版法響銅鍛造,像通高0.16米,腰粗0.015米;垂發披巾,頭上結五髻,下起超短裙,裙在襠前呈三角狀,長蛇繞身;飾有耳飾、項蓮、鐲子、臂釧、腳釧,右手執寶刀,左手執一長柄經卷,站起于蓮花座(高1.8厘米)。菩堤塔:系響銅鍛造,塔通高0.4米,由塔機、相輪、剎頂構成,剎頂為桃型攢尖式。聽說該塔是釋迦牟尼落傳出家時,歷經六年的修行,總算在菩提樹下領悟到了擺脫人生道路痛苦的最高境界,醒悟成佛而修建的,取名字“菩堤塔”,頗為寶貴。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