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小故事:提升固執的拘束

如果你手上把握住一件物品沒放時,你只有有著這一件物品,假如你肯放開手,你也就還有機會挑選其他。人的心若固執于自身的意識,不愿學會放下,那麼他的聰慧也只有做到某種意義罷了。
————————————————————————————————————————

公年十世紀時,印度佛教高手 那洛巴出任比哈爾邦那瀾陀高校的博學多才住持。他在金鋼瑜伽女的點化下,文筆專業知識都勝于了當時自身對佛教精神實質的掌握。他已不被讀書人愉快的日常生活所蒙蔽,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高尚的影響力和寺廟幽靜安心的日常生活。取代它的的是,他找到業緣終究的上師——德洛巴,并和這名住在孟加拉的自得造就者一起踏入了行腳的職業生涯。

德洛巴曾給那洛巴十二項艱辛的磨練,但是那洛巴依然沒有獲得長足的進步,最終德洛巴用靴子重重地摑了一下那洛巴的臉,在這里一摑下,那洛巴證悟了大手印——那就是內具的肯定實相。那洛巴之后變成譯師瑪爾巴的上師,瑪爾巴便是赫赫有名的米拉日巴上師的教師。

德洛巴住在一條河邊,依靠水稻殘屑和他親自捕獲的鮮魚謀生。那洛巴第一次碰到他時就在河岸上,那就是一個春寒料峭的早上,德洛巴披上破舊的純棉布衣,雙眼填滿有血。
那洛巴頂禮后,恭恭敬敬追隨在這個自得瘋狂的瑜伽士后邊,謙遜地為他求法。
“那洛巴,你趕到這兒究竟想問些什么?”德洛巴問起。
“我還在千辛萬苦地尋找明心見性的自得。”這名班智達急切地回應道。
“你期待從哪里擺脫呢?”瘋狂的瑜伽士歪著腦殼問。
“尊重的聰明人!希望從天地萬物中擺脫出去。”徒弟然后回應說。

“你認為是外在的物品拘束、糾纏不清你呢嗎?不,并不是的!”德洛巴高聲肯定道,“是固執拘束了你,要是舍棄固執,時下就能得到自得!”
聽后這簡單的話以后,那洛巴如茅塞頓開般豁然頓悟了。
接著,德洛巴唱了一首歌:
有固執處,就會有痛楚;
有成見時,就會有限定。
意識存有處,二元對立;
二元各自,蘊含無明。
不必邏輯思維、方案或尋找了悟;
無外求物。
清明節而無垢,
主動當然生,
能夠療形勞。
安住于不變、不做作,
任運開創。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