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妥白天寺

桑妥白天(吉祥如意古銅色山)寺,在林芝地區林芝縣地區,坐落于縣駐扎地西北、尼洋河東岸的布久鄉喇嘛林村。寺院距林芝縣城49千米,距地域行署駐扎地八一鎮39千米。寺院倚山傍水,樹木繁茂,風景優美,峽谷溪流散流,百鳥爭鳴。桑妥白天寺,亦稱“布久喇嘛林寺”,信仰寧瑪派(紅教)。寺廟建筑設計方案恰當,綺麗端莊,造型設計獨特,獨具一格設計風格。主殿為3層隔樓,高29米、內徑19余米,外觀設計四角八面;墻面各自為白、藍、紅、綠四色,四面開關門,由“四大金剛”守持;房頂四角豎有寶幢及其獸輪、寶簾等,雍容華貴。

桑妥白天寺最底層主古正殿主供蓮花生大師雕像,神情莊重沉穩,惟妙惟肖,結跏跌坐(即結跏趺于上下。(左月右上方比右下方土)上而坐。趺即足背,(左月右上方比右下方土)即大腿肌肉。兩足交叉式放置上下股上,別名“雙盤”)于蓮花寶座上。蓮花生(生卒年不祥),8新世紀印尼佛家弟子,烏仗那地區(今塔吉克斯坦地區)人,因此又被稱為“烏仗那高手 ”。出生于東印度提婆波羅王時,于大家部遁入空門受具足戒(為菩薩戒的又稱,又被稱為比丘戒),遍參善知識,博學多才顯密經教,尊稱“釋迦獅子座”或“荷花霸者”。751年(唐天寶十年)前后左右受贊普墀松德贊(739~797)之請入藏散播密法。他以密宗法力馴服了原住民神祇,使之發誓保衛佛教,并與寂護(靜命高手 )建立了桑耶寺。他還教育藏族徒弟學習培訓譯經,從印尼邀約無垢友等德盛進藏將顯密經論翻譯藏文,為墀松德及皇妃益西措杰等教給無上密乘八法,建立顯密經院及密宗法事,發展趨勢遁入空門,在家里二種僧團制,確立了西藏自治區舊派密宗的基本。因而,蓮花生被覺得是西藏自治區佛教密宗初興之時的大阿闍黎(軌范師),開辟了藏傳佛教的寧瑪派,是寧瑪派的第一位祖師爺。

桑妥白天寺第二層龍古正殿主供一面四臂觀音雕像,作為乳白色,主臂雙手融合手掌印,此外雙手:左手持佛珠、右手持荷花,結跏趺坐于蓮花座上。第三層卻古正殿主供無量光佛鎦金塑像。無量光佛即阿彌陀佛,系梵語譯音,又被稱為“接引佛”、“甘霖王”,是西方國家極樂世界的掌教。其有十三個稱號,除無量光佛外,也有無量壽佛、無垠光佛、隨順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靜光佛、開心光佛、聰慧光佛、持續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太陽太陰光佛。藏語稱無量光佛為“鄂潘麥”。藏傳佛教覺得無量光佛是原生態的,戴著天冠,束高髻,穿上坦露,身鮮紅色,佩飾瓔珞、頸圈等,兩手結定印,手上托一個金剛杵,結跏趺坐在蓮臺上,神情蘊蓄高尚。

桑妥白天寺有別于別的寺院的是大門大及正殿兩佛豎起著用樹桿刻制公章的“人祖”,即男性生殖器官和女性生殖器,顏色鮮紅色。聽說它是代表二種互相對立面能量間的均衡,藏傳佛教稱作“亞”與“雍”。再一個不同點是房頂呈三層八角形,屋檐一串串極大的佛珠手串裝點,門邊框窗檐圖案設計極為精致。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