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哇德乃(1127-1217),巴操貢巴法位的繼承者,后藏的雅爾達人。三歲時,索讓哇趕到雅爾達向他講了慈悲觀世音法和六字大明朝陀羅尼咒;從熱窮巴等噶舉派得道高僧學習培訓大手印專家教授和醫藥知識。1151年,嘉哇德乃回籍貫洛札方式羊卓時聽見巴操貢巴的知名度后,提前準備前去約茹拜會巴操貢巴,可是因為遭受爸爸的阻止,只能在本地從章恰茹巴受居士戒,學習培訓扎塘巴所傳的《教法次第》和曲卓哇所傳二諦教學。一年后,他瞞著爸爸出門行乞,趕到巴操貢巴旁邊。巴操覺得他標準不太好,只授課了一些簡易佛教專業知識。歷經8個月的勤奮好學修練,他才獲得訓示、耳傳、無垢大手印和內羅畢四類法,但未獲得經卷。四年后,他奉師命返回雅爾達修習七年,對所教教學擁有很深的了解。可是,因為沒有塑造出徒弟,他十分煩惱,以歌唱渡過了六年。之后,經拉增歐母等三人商談,請他以遁入空門僧裝而擔任講經院的軌范師。此后,他一邊講經,一邊修習,盡早注解當巴桑結的言教。他編寫了好幾部專著,危害慢慢擴張。那時候許多 人慕名而來前去向他請教,但是他遵守師教自始至終未傳。晚年時期,他辭掉標準師的崗位,扮成瑜伽師的樣子前去雅隆,把一部分經卷和筆記藏在崩摩山山洞中;應乃瓊格西的邀約蒞居乃瓊和沙拉兩寺,把另一部分書本掩埋在辛托山山洞中。91歲時,在扎貢欽摩坐化,法體塔葬。雪波和馬勒戈壁僧格兄弟倆承繼了他的法缽。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