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人說邪法,邪法亦隨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亦隨邪。諸方難見易識,我這里易見難識。——趙州禪師
佛圖澄(公年231~348年),塞北人,本姓帛。九歲時,在烏萇國(注:萇讀長,古代印度國家名字)遁入空門,聰慧難學。他依次2次到天竺國佛教圣地學法,少年時早已得道成仙,出名此等。以便宣傳策劃佛家,以便讓佛的聰慧在這方面戰爭難休的大地面上再現光輝,他于西晉懷帝永嘉縣四年(公年310年)東行到洛陽市,時歲八十歲大齡。
那時候,羯(讀節)族頭領石勒駐防葛陂,他的部隊極為殘暴,以行兇為樂,佛家弟子也不可以避免。佛圖澄見到這種慘不忍睹的景色,十分同情普通百姓可憐被殺,信心用佛教來影響石勒,使他放下屠刀。石勒手底下有員將領叫郭黑略,是石勒的“十八騎之一”,這人雖是一介武夫,卻信仰佛教,佛圖澄準備通過郭黑略完成自身的心愿。
這一天,佛圖澄拄著拐杖趕到郭黑略大將安營周邊的河邊,見到很多兵士在河中游水,他就坐著小河邊的一塊石頭上,把拐棍放到一旁,雙足伸進水中,并把衣裳解除,坦露著右臂和胸口。兵士們圍攏過來,發覺佛圖澄左乳下邊,有一塊白深灰色的瘡疤,但見佛圖澄把瘡疤解開外露一個洞,將手指頭伸進小孔內,輕輕地一拉,拉出一顆緋紅色冒著熱流的心血管。它用右手撩著水,不斷在那里清理。這些兵士們看見,都睜變大眼。然后看到他將內心放入胸口里,將肝部也拿出來洗,洗好以后又洗脾肺,脾肺洗好后拖出一堆腸道放進水里去洗,水里的魚群都來搶他的腸道。佛圖澄搶但是魚群,只能將腸道塞回洞里。
那樣的怪事早已驚擾了郭黑略,他趕忙趕來小河邊,但見佛圖澄兩鬢斑白,一臉慈愛之態,又聽聞他剛剛洗肝抽腸,方知他是一位有道之人,畢恭畢敬的心油然生起,忙不迭地在他的眼前頂禮獻給。佛圖澄厲聲呵斥地穿上衣服,舉起拐棍,郭將軍請他騎上坐騎,自身牽著馬韁朝軍營生活方位而去……
佛圖澄的徒弟法常和法佐,在一個夜里相逢在梁基城外,這時候大門早已關掉,所有人都禁止入城,她們只能在城邊的車輛上露營一宿。慢慢長夜,什么話都商談到,她們也提到了師傅佛圖澄,但她們實際談些哪些,他人沒法了解。
天亮以后,法佐入城拜訪師傅,佛圖澄問他說道:“昨晚你與法常是怎樣討論我的?古代人說:‘不曰敬乎,幽而不變;不曰慎乎,獨而不怠。’難道說大家不明白這一大道理嗎?“法佐聽后,了解師傅有天眼和天耳通,昨晚的事兒全被師傅洞察了,不敵愧赧,僅有在師傅眼前叩頭悔恨。這件事情傳了出去,大家都說:“莫起歹心,僧人會了解的!由此可見佛圖澄這個人,簡直個六通具足的大阿羅漢!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