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善友學佛很長時刻,卻一直無法找到修學的途徑,要么認為修福行善便是學佛,要么認為誦經持咒便是修行。可是,這些都只是修學的辦法之一,不是學佛的方針。由于咱們學佛是要以擺脫生命煩惱苦楚、成果清凈菩提佛果為終極方針。而要成果這一方針,就必須要將兩大法寶作為學佛的根底。
其一,要有慈善心。
只要生起的慈善之心,學佛人才干安忍人間日子的種種困苦,遠離人間的種種引誘,而不退初心,一往無前。如佛在《普賢行愿品》開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有了慈善,咱們才有救助人間磨難眾生的勇氣與悲憫,心中才會具足不舍眾生苦、不忍人間衰的大愛。所以,培育慈善心是學佛的第一大法寶。要培育慈善心,就要在日子中多調查人間事物有成住壞空之苦,調查生命遭受生老病死之苦,調查眾生遇到情感及心思苦楚,乃至有的眾生還有被網捕、殺戮之苦,為他們供給及時的協助和關心,都是滋長咱們慈善心的緣由。
其二,要具足才智。
才智在釋教修學中非常重要,沒有才智的慈善會被人間情愛牽纏,沒有才智的修行無法對治生射中的煩惱苦楚。這是由于“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才智常現,不離自性。”六祖說:“悟此法者,便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才智觀照;于全部法,不取不舍。便是見性成佛道。”
日子中,學佛人持誦經典,聞佛開示,即要以具足才智為方針。對人間萬事萬物,以無念、無憶、無著之心待之,心中自無塵勞煩惱,光亮才智常現。具足才智,則能從事物生滅改變中,醒悟其緣起與空生的兩大特征,能隨順緣由而處理日子、工作上的小事,心無染著,常得安閑。
原文標題:學佛必備的兩大法寶
文章轉自大眾號:法海甘露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