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絨頓·釋迦堅參(1367-1449),生在四川嘉磨擦瓦絨(今四川阿壩州大小金川一帶)一個信封袋苯教的家中。爸爸格果嘉波是一個虔敬的苯老師。他早前從爸爸受苯教文化教育,18歲時第一次去西藏,到桑浦內鄔托寺從上院師仁欽朗杰受菩薩戒,并向仁欽朗杰和貢堆·洛追旺秋學習培訓俄·洛丹喜饒傳下的《慈氏五論》、因明、量論及觀行應成、自續派的基礎理論。他從桑浦內鄔托寺趕到覺摩隆寺(噶當派專家學者白地·旺秋次程于1169年完工,主傳戒條,后改宗格魯派),從該寺看沒去噶宇巴和彭域卓色·瑪爾頓學習培訓下邊戒條和欽南喀扎(1210-1285)的《對法藏廣釋》(通稱“欽佐”——欽氏所傳對法);從塘薩巴洛佛循努堅參學習培訓由巴操·馬勒戈壁扎(1055-?)所譯傳的觀行應成派觀念;從洛巴·釋迦仁欽學習培訓《阿毗達摩集論》。他23歲時,由卓薩堪欽貢噶堅參和瑪爾頓授于具足戒,起名叫釋迦堅參貝桑波。之后兩年,融合學習培訓,運用一切人世間編寫了《定量論廣釋》,并剛開始授課。他28歲,遇上堪欽雅德巴和大乘法王貢噶扎西堅參,從她們學習培訓薩迦教學,結合之前所教的噶當派教學,創建了自身的學術觀點和設計風格。1435年,他70歲大齡時,在今拉薩市管轄林周縣磅礴區建立了那爛陀寺。該寺融合道果法,關鍵教給般若——《現觀莊嚴論》和觀行自續派之見,變成薩迦派在前藏的又一關鍵活動場地。
隨機文章: